第三章 更替 (第1/3页)
秦如烟是个美丽的女子,看着也很温柔可亲。不过,苏珏知道,这也仅仅是看着罢了。
像世家出身的女孩子,所要学习的东西不比男子少多少,哪怕女红诗词什么的不精通,管家还有后宅的交际可都是要学习的。在内宅要能拿捏的住丈夫,制的的妾室,出门要能跟别的后宅夫人扯上交情。有公婆的还要孝敬好公婆,有了儿女,最开始的启蒙往往靠的也不是父亲,而是母亲。
秦家当年也是开国功臣,这么多年来,家族也是愈发兴旺,子孙无论从军还是从政,干得都还不错。而且,他们大多都很低调,很少传出什么仗势欺人的事情,在河洛一地名声颇好。
苏家却不一样。苏家原本就是文人出身,当年太祖开国的时候,做了太祖府上的司马,给太祖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劳,最后得封国公之位。
苏家一直以来子嗣不丰,几乎是一脉单传,又一直一来不过是在朝堂上做个学士之类的虚职,这才被人小觑了,殊不知,一直没有分家,差不多十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无论是人脉还是财富,都是很了不得的。
苏珏被列入苏家族谱,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毕竟,苏家的人丁太少了!而苏琅说实在的,从小身子也不算太好,多个兄弟,也能帮衬着。而且,苏珏年纪还小,上头长辈又都不在了,也不会跟苏琅争夺家业什么的。
这场婚姻,苏秦两家都非常满意,苏家觉得在苏琅能够完全站稳脚跟前有了一个很好的同盟,秦家觉得,自家的女儿能够做苏家的主母,两家成为姻亲,关系更进一步,便能够更好地借助苏家的人脉,让自家发展壮大起来。
苏珏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变化,他依旧被徐氏养在身边,虚岁三岁的他已经开始启蒙,用的书是南朝编辑的《千字文》。
徐氏也是书香之家出身,虽说门第比起苏家来低了不止一筹,可是,在家里的时候,也是充作半个男子养大的,不仅仅是女红管家之类的事情,便是《论语》、《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