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天 (第2/3页)
宋先生点了苏珏的名字,让他开始念。
苏珏站起身来,拿着书本,念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宋先生有些惊讶,虽说他知道苏珏已经有了基础,却不知道他连礼记都学过了,毕竟,这个年纪,没有学过的人,一般而言,在断句上总是有些问题的,他赞许地点点头,又问道:“可知是何含义?”
苏珏点点头,说道:“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这个解释是非常正统详尽的,听完这段,宋先生便知道,苏珏不但没有比在座的学生进度差,反而超前了不少,因此,也就无须特别关照,当然,他觉得苏珏是个好苗子,小小年纪,已然懂得这许多,可以称得上是早慧,心里不禁起了爱才的心思。
他点点头:“苏珏解释得不错,大致便是这个意思了!”
说着,又带着学生将这一篇读了三遍,然后,便让他们自己继续朗读了。反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至理名言。尤其遇上一个苏珏,没道理一大群最小的都比苏珏大上两三岁的人比不上苏珏一个五岁的孩子。
一群学生在念书,宋先生又问了一下苏珏如今读了哪些书,苏珏也没有全说,不过说是读了《诗经》、《道德经》还有一部分《礼记》、《论语》罢了,饶是如此,宋先生已经是很吃惊了,温言勉励他几句,又说这些书不过是读过几遍就可以,圣人之言,多是微言大义,便是看一辈子也不嫌多的云云。
苏珏自然是连连点头,他自然是知道的,这些经史子集,有些人研究一辈子,也未必能研究出什么名堂呢!不过,他也不想做什么皓首穷经的老学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并不是为了读书本身,而是为了将来的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