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难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难民 (第2/3页)

它们的叫声在寂静的荒野中此起彼伏,叫人心生颤栗之感。

    易子而食的事情到处都有,经常看见路边一群人,死死盯着锅里面沉浮不定的大腿或手臂,旁边,总是有女人的哭泣声。

    关中也有大量灾民涌入,毕竟,这里离北方并不算远。

    关中是什么地方,乃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世家,尤其,为了防止难民涌入京城给皇帝添堵,通往京城的路早就被封锁了,没有几个衙门的手令,压根是许出不许进的。

    于是,除了长安,其余的地方,四处都能见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难民。

    关中的粮食说起来本来就要比别处贵上不少,不过,这个时候,为了营造出虚假的盛世之景,算起来,还是关中这块粮食最便宜了,原本还需要从南边往关中调集粮食,如今,已经有些心思灵活的商人从关中往北方运粮出售,打算大赚一笔了。

    一般而言,年代久长的世家往往都有各自的原则,这灾年的时候,固然可以兼并土地,可是,却是不能过分见死不救的。

    于是,河洛这边,一般的世家都搭起了粥棚,给难民施粥。

    不过,即使施粥,也是要注意分寸的。不能太过张扬无度,否则,那就是收买人心,很有可能就被扣一个意图谋朝篡位的罪名。毕竟,当初春秋的时候,齐国是怎么从姓姜变成姓田的,那就是前车之鉴啊!

    因此,即使是最大方的人家,施的粥也都很稀,盛在碗里都是能当镜子照的那种,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而言,粥棚设十天半个月已经是仁至义尽。

    尤其,河洛这边也面临着蝗灾的威胁,所有的人心里都有危机感,家里要有足够的存粮,心里才会有底气。

    徐子安带着苏珏在外面走,要让他见识一下民生疾苦。徐子安只当苏珏是个从小蜜罐里泡大的大家公子,哪怕没了父祖,起码还有母亲和兄长在,并没有怎么受到当初苏家那场变故的影响,因此,便想要让他多多了解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街道上,很多难民坐在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