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重阳诗会(求收藏,求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七章 重阳诗会(求收藏,求推荐) (第1/3页)

今天有事回来晚了,只有四千字,实在抱歉,有机会补上!————————————————————————————————一晃已经到了秋天,为了选取洛阳才俊进京赴考,苏琅跟一帮子大小官员商议了一下,干脆在重阳节的时候举办一次诗会,让洛阳士子过来参与,从中选取合格的才俊,也显得选拔光明正大,没有徇私舞弊之嫌。

    刚过了中秋,由洛阳一干官员发出去的帖子差不多已经洒遍了整个洛阳,各个世家的青年一辈自然都有名额,几大书院也分到了一部分帖子,为了表示公证,甚至是一些只是传说有些才名的人也都收到了帖子,相约在重阳那天去洛阳城外白云山参加诗会。

    苏珏自然也拿到了帖子,秦子恒也有,不过,他只是去凑凑热闹,像他这样有父祖荫庇的,要是还要跑去抢别人出头的名额,哪怕人家当面说他上进,背地里怕是也要说他装模作样了。

    苏珏却是不一样,苏家子弟,若想为官,只能通过自己的本事,家族给你这个机会,却并不多给予帮助,这是苏家的家训之一,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丁稀薄的苏家,数百年来依旧有着别的世家所不及的盛名,每一代的苏家子弟都能非常优秀,将家族顺顺利利地传承下去。

    很快,重阳节便到了。

    一大早,秦子恒就跑了过来,跟着过来的还有秦家另外几个子弟,光是和秦子恒同一辈的,就有老五秦子明,老六秦子平,还有一个和秦如烟同辈的,乃是秦子恒的小叔叔秦炆,也只比秦子恒大了一岁,刚刚加冠。

    这里面,真正需要科考名额的其实也就是个秦子明和秦炆。秦子明是庶子,即使父亲有荫庇,肯定也轮不到他。他又不是那种甘心平淡的,自然也想要通过科举获得家族中更高的地位,这样的话,即使将来析产别居,也有足够的底气。

    至于秦炆,他是秦安泽的老来子,虽说不是嫡出,但是也是颇受宠爱,可惜的是,他年纪太小,还没成年,家族的事务都让几个兄长给差不多瓜分了,仅有秦安泽的宠爱,没有拿得出手的能力,他将来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苏珏跟秦家来的几个人见了礼,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回想了一下秦子恒他们曾经说过的事情,心里也做出了些许评估。

    秦子明在家里素来不比透明人强到哪里去,他是秦家三房出身,嫡亲的大哥就是秦子宁,秦子宁的母亲有自己的儿子,又是个争气的,怎么肯抚养一个庶出的孩子,抬举他的身份,分了自己儿子的宠爱,影响到自己儿子将来的继承权,因此,二房庶子庶女不少,庶女自然是养在主母身边,以便抬高身份,将来用来给家族联姻。而庶子,都是让他们的生母自己抚养的。

    一般而言,大户人家的侍妾又能有多少见识,知道的东西无非就是怎样在后宅争宠罢了!秦子明的生母当初是秦家三老爷的通房丫头,好容易有了儿子,将秦子明当作心肝一般养着,从小又教育他,他是庶出,不比几个嫡出的兄长弟弟,自己一定要争气云云。

    秦子明自然是除了在家学读书,就算在家里,也是蒙在自己书房里头念书,跟族里的几个兄弟都没多少来往,他不去接触别人,别人又怎么会屈就他,秦家这一辈嫡出的庶出的子女除掉夭折的,也有将近二十个,更不要说还有亲戚家的孩子了,结果他愣是混得不管有没有事情,几乎没人想得起他来的地步。

    看秦子明的模样,虽说穿得不错,但是骨子里就带着一点怯懦自卑,举手投足也畏畏缩缩的,实在不像是秦家这样的人家能养出来的孩子。苏珏不免暗中摇了摇头,仅看风仪举止,秦子明比起秦子恒他们来,就不止输了一筹,难怪不被长辈喜欢。

    而秦子平却又好了一些,他是四房的嫡子,虽说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不过,也是父母疼宠着长大的,年纪和秦子明差了几个月,不过也是个活泼的性子,据说,在家里也是调皮捣蛋,惹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