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夺魁(跪求推荐,收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九章 夺魁(跪求推荐,收藏!) (第2/3页)

,他对于关爱教育自己弟弟的理解就是好好摔打他们一番,让他们知道什么才叫做长幼有序,什么才是兄长的威严。除了老二秦子尧,从小到大都是人精,没怎么吃过亏之外,秦家兄弟几个,没人没被这个大哥教训过,因此提起秦子城,一个个都有心理阴影了。

    看着苏珏他们谈笑风生,羡慕嫉妒的都有,只不过,因为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所以之间没有太过明显的冲突,而且,在场的多是些聪明人,谁也不想在这种场合下,跟他们起了什么冲突,免得给上面的几位大人留下了什么坏印象,得不偿失。

    当然,蠢人什么地方都是有的。

    在场之人中,有一个叫做朱临,算起来,还是宗室,不过,大靖开国两百多年,宗室成员不知道有多少,朱临跟如今的皇帝血缘早就远的快要无法追溯了,虽然家中还颇有些资财,但当年祖上受封的爵位如今已经没有了。

    不过,他好歹还姓朱,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好的将来,从小耳提面命,要他努力读书,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到时候,哪怕是为了提携远房宗室,一起对抗那几大世家,也会给他一个光明的前途。

    因此,在朱临的思想里面,像苏秦这样的大世家,都是自己将来的敌人,自然不会想到要在这样的场合下给彼此留下一些脸面。

    毕竟是宗室,很多时候还是很能唬住一部分人的,这会儿,朱临的身边就簇拥着一些小型的,对于大世家来说,不过是非常幸运的暴发户那样的家族子弟,还有一些依附于他的寒门士子,看着也颇有几分架势了。

    秦子恒感觉到了那边带着一些嫉恨的恶意目光,当下看了过去,皱起了眉头:“介安,那是谁?”

    李旭看了过去,想了想,才想起来,他也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一些厌恶之色:“那人叫朱临,据说是远房宗室,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他也不喜欢那个朱临,相比较于朱临自身的实力,他显然有着不切实际的傲慢。他们这些人,就算不是未来家族的族长,起码也会是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就算是皇子,哪怕心里面腻味,明面上也要客客气气的,结果,不过是一个没落的差不多了的宗室子弟,居然也在自己面前鼻孔朝天,实在是叫人无法容忍。

    听得李旭粗粗一说,秦子恒斜了那个朱临一眼,哼了一声:“什么东西,也赶在本公子面前拿架子!”

    他的声音稍微大了一些,结果,朱临那边明显听到了,当下,朱临就愤怒起来,狠狠地瞪了这边几个人一眼,估计是彻底将他们记恨上了。

    不等他发火,另一边,树下的那一群官员已经初步将众人的诗稿看过一遍,各自交流了自己的意见,初步选出了一部分水平中等以上的诗稿,打算拿出来讲评一番,当众定下名次!

    在场的官员大多都是参加过科举,拿到了不错的名次的,而且,因为各自所属的阵营并不一致,双方妥协之下,对那些诗稿的评价还算公允。

    苏琅被推举出来对这些诗作进行讲评,他也没有多推辞,便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又说道,接下来会当众讲评自己等人选出来的作品。

    所有人闻言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结果的揭晓。

    说实话,那些诗词在见识过的传世之作比那些人读过的诗词加起来还要多的苏珏眼里,也就是那个样子,轻浮、平淡,太过矫揉做作,失之天然之韵,不过还是耐下心来听着。

    没过几篇,便到了朱临的诗稿,朱临写的是《咏菊》,说实话,那水平很是叫人不敢恭维,不过,碍于他好歹是个宗室,几个保皇派着力推荐,苏珏也不好扫了他们的颜面,只得也放进了名单里面。

    苏珏也不好违心地夸奖朱临写的是绝世佳作,只好粗粗地说朱临用词直白,通俗易懂,别的什么也没说。

    “什么玩意儿啊!”秦子恒见朱临满脸得意之色,轻哼了一声。他跟苏珏在一起时间长了,对于诗词的品味可是很高的,朱临那一篇,明显是有人放了水。

    朱临却很知足,身边几个人赶紧抓紧时间拍马屁,将他那首平淡无奇的诗夸成了一朵花一般,乐得朱临不知道东西南北,差点真以为自己写的是堪比《离骚》、《楚辞》一般的传世之作了!

    在场中人也觉得朱临的诗在正常水平偏下,不过,谁让人家姓朱呢,跟皇家沾了边,宗室能得到一些特殊照顾的。

    点评了近二十份之后,终于到了苏珏的那一份,苏琅叹息一声,对石远亭说道:“石大人,这份有劳您了,我总得避避嫌!”

    石远亭接过一看,是苏珏的,不禁看了苏琅一眼,哼了一声,就差没直白的说苏琅拿腔作势,虚伪了。

    他之前已经看过一遍苏珏的诗,哪怕依旧看俗家不顺眼,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么多人里头,苏珏的三首诗就是一等一的。

    《重阳》的旷达处世,及时行乐的思想,颇有魏晋风流之意,而《咏菊》更是没有一字提到“菊”,偏偏每一句都在写菊,至于最后一首《秋日》,其中的立意更是颇为高远,很是积极向上。

    既然苏琅说了要避嫌,底下的人自然都明白,这回拿出来的应该是苏珏的诗了,各自竖起了耳朵听着。三首诗风格不一,或平实,或侬艳,无不脍炙人口,叫人抚掌赞叹。

    石远亭将三首诗依次点评一番,捻须笑道:“苏家二郎实在是少有的俊杰,短短一炷香时间,便能完成三首佳作,便是老夫,也不得不说一个服字!”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到没有之前的咄咄逼人了。

    石远亭这话说得很是公允,一些看他不怎么顺眼的人脸色也和缓下来,原本就对苏珏颇为敬服的一些人更是当场提笔,将三首诗一一誊抄下来,口中吟咏不绝。

    有了苏珏这三首诗,前面的那些被苏琅点评过的就显得很是索然寡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