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考试(第四更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考试(第四更求票!) (第3/3页)

曰:弊在赂秦也。

    “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想到自己这篇史论跟如今靖帝想要知道的事情几乎没什么关系,苏珏心底就很想偷笑。

    几道策论史论写完,看看时间,已然不早了,虽说进士科因为难度问题,考试时间远远长于明经科,可是,如果真的拖到点完三支牛油大蜡烛,苏珏可没这个心思。他这会儿已经腹中饥饿,又不想在考场上拿出干粮出来吃,因此,还是觉得早点将试卷作完,早点回去为好!

    因此,苏珏悄悄在心里安慰了一下自己的肚子,继续往下看去。

    下面的一道诗却是只出了一个题目——《春江花月夜》。这个本是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此题乃是一位帝王所创,又有另一位帝王为之填诗,巧合的是,二者最后的谥号都是炀帝。其中之一至今仍然流传:“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辉。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苏珏执笔思忖良久,终于下笔写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帖经总共也就十道,虽说出题都出得非常偏门,不过,对素有过目不忘之能的苏珏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很快填充完毕。

    考完之后,苏珏仔细地将自己的考卷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没有看到什么错漏之处,也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字眼,再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姓名籍贯,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不禁呼出一口长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