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三十三 撤回徐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三十三 撤回徐州 (第2/3页)

兵们进行组织。战士们也非常自觉的排好队,等着船队靠岸。

    黄佳俊看这里的情况尚好,心里很是欣慰。对王志远和张宣武吩咐道:“你们二位一定要组织好战士们!抓紧时间,我想鬼子的飞机很快就会到来!告诉战士们一定不要慌!我叫王继胜带着部队跟着你们,直接到沛县上岸,在那里战区已经派人接应的!”

    王志远一听黄佳俊的意思并不与大部队一起离开,心里一急,问道:“师座,你不与我们一起走?”

    黄佳俊点点头:“是的,我要把这些坦克和汽车带回去。就不与你们一起走了!更何况我们也可以掩护你们啊!”

    这时,船队已经靠岸,部队抬着伤员,有次序的登船。

    黄佳俊与王志远挥手道别,自己重新登上坦克,向大队开去。他可舍不得这些好不容易到手的坦克和汽车,如果加上在豫北缴获的坦克,他可以组织起一个快速反应部队。而这是黄佳俊梦寐以求的目标!

    就在船队离开以后,鬼子的飞机姗姗来到,看见地面上是飘着太阳旗的坦克和汽车,渡口摆满了穿着灰布军装的尸体。而地上也摆着白布做成的标志。带队的鬼子空军指挥官要通了电话,大声询问情况。地面上传来回答:“我是这里的指挥官渡边少佐!这里的支那军队已经全部消灭!谢谢空中勇士,天皇陛下万岁!”

    几架飞机看看下面,没有什么异常也就摆摆机翼,向来的方向飞走了。这是怎么会事呢?

    原来,濑谷并没有向空军通报,坦克和汽车被抢得情况,只是要求空军派飞机支援夏渡的渡边少佐。这也是濑谷的私心作祟,在藤县被攻下的时候,出了这么大的一个事情,如果传出去,自己肯定会成为笑柄。在他想来,只要消灭这一小股的支那军队,这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已。

    而黄佳俊就是抓住了濑谷的这点,才冒险赌了一把。

    把鬼子的尸体全部换上川军的军装,摆在渡口,自己大摇大摆的就以渡边的名义活动。

    黄佳俊从望远镜里看到鬼子的飞机远去,才一声令下,坦克和车队转而向南,准备绕过微山湖。

    一路疾驰,终于18日夜到达柳兴庄。在到达柳兴庄的时候,差点与22集团军发生误会。

    至此,藤县血战降下帷幕。经过黄佳俊的努力22集团军保存了本该损失的2000多人。为后面的战斗积蓄了更多的力量。

    而由于黄佳俊的参与,濑谷支队的损失超过历史,进攻台儿庄的时间向后拖延了两天,这是后话!

    黄佳俊带着编队在柳兴庄补给后,马不停蹄的向徐州前进。与19日清晨到达徐州,这时的徐州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一打听,原来是*在临沂取得大胜!

    临沂为鲁西南军事重镇,徐州东北之屏障,第5战区右翼的重要据点,它地处南通新安镇(今新沂),西南通台儿庄、枣庄、峄县,北通费县、泗水,西北通蒙阴、新泰,东北通莒县、诸城,东通日照,故临沂得失牵动全局,为陇海、津浦、胶济三大铁路线安危所系。

    第5战区在悲壮地丢失滕县的同时,庞炳勋、张自忠部在临沂却取得了自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的第二个辉煌的战绩。战后,李宗仁在评价临沂激战时指出:“临沂一战,津浦北段敌军左臂遂为中*队砍断,敌两路会攻台儿庄计划,遂为我所破。”

    津浦线南路的日军受阻于淮河一线后,日军大本营不得不调整战略计划,改由北路日军担任主攻。第一步,以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为右翼,沿津浦路南下,直逼滕县。以号称“铁军”的板垣第5师团为左翼,从青岛出发,由青沂公路大举进逼鲁南军事重镇——临沂;第二步,两支“铁军”会师台儿庄,尔后攻取徐州。

    第5师团长板垣在平型关一役被八路军115师重创,正是由于其轻敌冒进所致。本应收敛其一向骄横跋扈之气,但本性难移,急于以不俗战绩血耻,全然不把即将面对的对手——庞炳勋之第3军团放在眼里。早在发兵之前,其参谋长梅津大佐提醒板垣:“与我们对阵的是庞炳勋的第3军团,大约有5个团的兵力。”

    板垣不屑一顾地说:“庞炳勋,蒋介石手下的一支即将解散的杂牌军,不堪一击!”

    “不过,他们的抵抗很厉害!”梅津大佐鼓起勇气继续提醒他。

    “据说,庞炳勋的士兵,多为中国沧县一带的男子。沧州古称幽燕,民风刚强、好斗,庞炳勋也惯于驱使这些……”

    “这是敌人的自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