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六十七章 色厉内荏(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六十七章 色厉内荏(求月票) (第3/3页)



    这一消息传出,躁动的记者终于被暂时压制下来了。一时,各方媒体开始对中芬两国的商贸谈判成果进行分析。有记者发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芬兰的佩卡里宁部长一行又从特别通道进入了酒店。

    这让两国部长级会谈更加受到关注,有媒体认为两国谈判遇到了分歧,也有媒体认为两国谈判可能临时增加了新的内容,可能会有更大的惊喜。

    而此时在酒店的豪华会议厅,中芬两国谈判代表正在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在交换意见。

    在这轮谈判中,佩卡里宁基本没有说太多,而张青云也鲜少说话。他们两人没多发言,似乎谈判更加顺利。第一轮双方谈了两个小时都没有进展的问题,第二轮开始只用五分钟就达成了共识。

    为了这次谈判,无论是芬兰方面还是共和国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双方都拟定了谈判草案,一共涉及到八个行业,九十多个项目的合作。

    这其中中芬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六十多项,按照原计划,在杨总访芬期间,双方只就几个主要问题达成协议,然后签订一份中芬经贸合作备忘录,还有几份大额投资合作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在实际谈判中,双方似乎都不满足于此,最终谈判结束,谈成的项目竟然有30多个,大大超出了先前的预期。

    谈判如此顺利,也标志着这次杨总的访问是一次成功的访问,张青云直到此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其实,在做出终止谈判的决定的时候,他心中根本没有底,他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做出的决议。如果一旦出问题,他绝对难辞其咎。

    当时他做出那个决议,完全是他多年为官,多年经验积累下来的自然反映。当时他脑子里面没有任何杂念,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芬兰方面没能正确定位中芬关系,谈判无法继续。

    如果按照当时那个模式谈判,共和国在中芬经贸合作中会处在相当被动的位置。更恶劣的是,开了芬兰这个头,接下来还有三个国家,可能共和国对它们还要妥协很多。

    更何况,共和国对北欧的外交行为已经被西方媒体称为是友谊之旅了,如果这个友谊之旅太过了,这对共和国以后的对外经贸合作将有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可以说是此例一开,以后就难以掌控。

    事实证明,张青云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他果断的处理,反倒让老狐狸佩卡里宁陷入了被动,最后他不得不主动要求重新恢复谈判。

    会谈终止后再恢复,形势立马就逆转,第一次会谈芬兰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恢复以后的谈判则是共和国方面占据了主导。

    在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张青云谨记了这次出访的目的,并没有像佩卡里宁那样咄咄逼人,完全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提出中方的意见,在这样状态下,中芬的这次会谈能够取得出色的成果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