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95章【或许这就是天才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95章【或许这就是天才吧】 (第1/3页)

    剧组设在酒泉,是租用一个大型工厂厂房改装的,距离最近的星级酒店也在二十多公里外,吃穿住用很不方便。

    但剧组设置在酒泉所带来的好处,是再多生活便利也无法带来的。

    1993年,一部伟大的太空电影《阿波罗13号》在银幕上展现了神奇的、无比逼真的失重镜头,至今依然被许多粉丝誉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当时是怎么拍摄的?

    在《阿波罗13号》中太空舱内的镜头,全部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训练装置“呕吐彗星”中完成的:那是一艘波音KC135,把全体成员带到高空然后自由落体下坠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舱内所有物体和环境都是相对失重的,一次飞行能获得差不多25秒的失重时间。

    以陈二狗剧组的预算,想要打造那样的环境铁定没戏。

    原作制作成本号称1.5亿美金,即使有夸张,也不会少过一个亿。他有在线外挂,已经砍掉了最大头烧钱的特效花费了。加上拍摄环境在国内,成本大大降低。本以为五千万美金的预算成本妥妥的,目前看来还是有些紧张。

    《地心引力》的后盾比不了NASA,但作为国内第一部与国家航天局合作的太空电影,酒泉航天中心却给予了他们远超NASA给予美国电影的支持。

    宇航员平时训练自然也有类似太空舱,虽然可供拍摄的时间并不多,而且开启一次都耗费不菲,陈二狗也都眼巴巴的算着日子,看哪天太空舱得闲便立刻进去拍个够本。

    机会难得,实地拍摄自然是留给最难的镜头。

    一个长镜头,18分钟,一段超乎想象的长镜头。

    为了这个镜头,整个剧组人才尽用,还请来了指挥中心的专员担任顾问。真是费尽心机,打造零重力场景已经很困难了,用长镜头展现零重力场景则要难上十倍。

    每天都在与机械臂打交道,用IRIS机械臂来操作所有的镜头摇移,演员所有的动作时间点和镜头视角的位移,全部都是被精确计算和安排好的,这是之前编程镜头从未达到过的长度。

    这一组镜头拍完了,整个剧组主创们都忍不住齐声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