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靖登场(9000字,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靖登场(9000字,求订阅) (第3/3页)



    三日后,裴仁基带着两万北府兵和罗士信等人拔营过河,而郭孝恪仍是在萨水西岸,‘操’练着那七万新兵。对于这一仗的胜负,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即便是打不下平壤,可如今他占了百济,又得了辽东,便是今年打不下,明年在打,加上那些契丹,韩鞠。室韦,‘女’直人,高句丽被灭只是迟早的事情,他如今更在意的是杨玄感会如何向杨广发难。

    对于自己知道的历史,郭孝恪不再全部相信,起码因为他的缘故,杨玄感起兵后仍否会出昏招攻打洛阳已经成了未知之数。

    萨水西岸,十万大军踩踏出来的道路上,风尘仆仆的李靖看到前方的军营以后,也不由‘精’神一震,他可是一路都盼着能和郭孝恪早日相见。他在兵法或者说是兵家的学说上有很多地方都想和郭孝恪畅谈一番。郭孝恪给他写的那封‘私’信里。可不止是那些礼贤下士的恭维之词,还有更多的一些他也未曾听过的用兵之说。

    一路策马到了中军大营‘门’口。李靖看着各处军营里‘操’练的士兵,不由暗暗点了点头,他虽是长于军略战阵,可是武艺也不差,自然看得出那些士兵‘操’练的武技都是千锤百炼后的战场杀伐武艺,实用‘性’极高。

    “李将军,将军在河边钓鱼,请跟我来。”中军大营‘门’口,李靖在表明身份以后,那当值的将领不敢怠慢。李靖可是将军亲自吩咐过,不能轻慢的人,当下便连忙派人带着李靖一行人往萨水河畔去了。

    一行人骑马出了大营,只是不一会的功夫,李靖便看到了前方一处树荫下,坐在一方青石上,正在钓鱼的身影,四周站了十几个身形魁梧的士兵,一看便知道是军中的好手。

    听到身后的马蹄声,郭孝恪不为所动,直到手中的钓竿轻轻一动,有鱼上钩,方才抖腕一甩,从河中钓出了一尾青‘花’大鱼,边上的苏吉利手忙脚‘乱’地接住以后,方才起身看向来的几人。

    烈日下,李靖的面庞有些模糊,不过郭孝恪还是从李靖那种在马上端坐的姿态,知道这不是自己麾下的将领,却是不知道是谁来了。

    “将军,李大人到了。”李靖身旁,牛弘未等郭孝恪开口,已是下马大声禀报道。

    “是‘药’师兄到了吗?”听到牛似的声音,郭孝恪脸上一喜,接着便朝同样下马的李靖走了过去,口中直接称呼起李靖的表字来。

    “李靖拜见将军。”看着光着脚从树荫下走出来的郭孝恪,李靖也不由心中有些感动,觉得郭孝恪是一异至诚。

    “‘药’师兄不必多礼,此处不是军营。”郭孝恪走到李靖面前后,终于看清了李靖的样貌,李靖的身形魁伟,只是有些消瘦,面目依稀可见当年的清俊。

    李靖同样也看清了面前的郭孝恪,比他想象的更年轻也更英俊,李靖便数自己所见的人中,郭孝恪的姿容也是数一数二,虽然以貌取人不足取,不过大多数人都是难以避免这个‘毛’病,便是李靖和郭孝恪也一样。此时两人看清了对方的样貌以后,都是多出了几分好感,用佛家的话来说,这便是一面投缘。

    “‘药’师兄,来,这边坐。”郭孝恪朝李靖一边说道,一边却是带着李靖往树荫下而去,如今正是盛夏,天气炎热,他也是每日忙里偷闲,来这河边钓上几尾鱼,一则放松,二来也是避暑消谴。

    “将军不在军中办公,却在这里嬉戏,可不是为帅之道。”李靖正容坐下后,却是朝郭孝恪正‘色’问道。

    “‘药’师兄谬矣,为帅者,当明法度奖惩,不必事无巨细,事事过问。”看着忽然间正‘色’质问的李靖,郭孝恪知道这是李靖在考较自己,隋末可不是日后宋明之世,这时讲的是君择臣,臣择君,良禽择木而栖。李唐的开国功臣里,除了太原起兵的武德功臣集团外,其他无不是数姓之主,便是被李渊称为纯臣的徐世绩,也是三易其主,到是面前的李靖,李渊太原起兵前,‘欲’去江都告发,被擒后投效李唐,便再无反复。即便是李世民几番拉拢,也未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光凭这一点,李靖便胜过隋末唐初的无数名臣良将。

    郭孝恪的回答虽然简单,可是却足以令李靖满意,他过来时,郭孝恪军中各营秩序井然,士兵‘毛’练有素,毫无半点‘乱’象。

    “将军之言,李靖受教了。”虽然李靖是个孤高的人,不过郭孝恪的实绩摆在那里,再加上他如今在郭孝恪帐下为将,言语间自然恭敬

    。

    “‘药’师兄过谦了。”郭孝恪让身旁的苏吉利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几本兵书战策,和他自己根据后世看过的一些军事书籍和知道的历史,练合这个时代的一些用兵学说的心得体会。给了李靖。

    郭孝恪知道李靖是个对兵学极度痴‘迷’的人,若不痴‘迷’,又如何能够写出李卫公兵法,名列武经七书。他这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看到郭孝恪让身边的亲兵取出兵书,李靖不由想起了跟随了自己一路的牛弘等人,暗道果然是上有所好。下必从焉,郭孝恪随身不离兵书,那些部下也是如此,这样的军队若是打不了胜仗,才是怪事。

    翻开那本郭孝恪自己手书的心的体会,李靖的眼睛很快便像是被粘住了一般,只是死死地看着那上面记载的,有些凌‘乱’,偶尔语句不通的话语,脸上‘露’出了狂热的神情。

    郭孝恪的那些心得体会,还有他记录下来的后世的各种兵学知识,很多都是李靖从未接触过的,尤其是那些近代的军事理论,甚至已经涉及到国家和军队的关系的那些学说,更是让李靖这个兵法大家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兵家学说,可不止战阵之道,其中亦有治国的理论,只是不被世人所重罢了。

    过了良久,李靖才压下心中的情绪,粗略地看过了郭孝恪手书的那本手札后,朝郭孝恪道,“将军果然是目光深远,‘药’师不及。”这一次。李靖不再是客套话,而是诚心说道,自称间,也是换上了自己的表字。

    “‘药’师兄自谦了,这些不过是我偶尔间的感悟,很多地方都不成论。日后还要和‘药’师兄多指教一二。”郭孝恪以前着的书很杂,可是那些近代的军事学理论,他也就看个皮‘毛’,偶尔记得一些大体框架,那些真正细节的东西哪里全记得住,他招揽李靖,不止是认为李靖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更是难得的军事理论家,以李靖的才华,说不定能和他一起把这些他记得残缺不全的近代军事理论,西方的兵学和这个时代兵家学说结合起来成书立说。

    郭孝恪觉得这件事情,若是办成,其意义远胜过他打下什么国家。

    “固所愿尔,求之不得。”见郭孝恪把那手札借于自己,便是李靖一时间也是有些语无伦次,要知道兵法本就留传不广,更遑论为将者的用兵心得,那更是不传之秘,李靖根本没想到郭孝恪竟会如此大方地借给自己抄录,而且还有和他一起煮书立说,传于军中的打算,就更加让他佩服郭孝恪的豁达和气度。

    “今日时间已到,我们暂且回营。晚上咱们秉烛夜谈。”郭孝恪每日出来钓鱼,便只偷闲半个时辰,时间一到,他必然回营。

    看着郭孝恪麻利地披甲,李靖便知道郭孝恪必是如传说中那般骁勇善战,刚才着甲时,郭孝恪‘胸’前衣襟内他瞥到的几处伤疤如同毒龙般狰狞,触目惊心。

    跟着郭孝恪一起回了营,安排妥当以后,李靖再次为郭孝恪的手笔所动,他不过刚初来乍到,郭孝恪就任命他为副帅,掌管那七万府兵。

    “彼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即便是半生沉浮,‘性’子早已洗练至极静的李靖也不由在心中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夜晚,帅帐之中,一股浓郁的鱼香味弥漫,李靖看着桌上摆的几道小菜和那道鱼汤,却是朝郭孝恪道。“将军每日钓鱼,原来是为打牙祭。”李靖总觉得郭孝恪既是明主。也是知己,说话时也是有种轻松自如的感觉。

    “大军补给不易,我这大将军。便只有钓上几尾鱼,每日尝尝鲜了。”郭孝恪亦是笑着道,他这十万大军虽说补给不易,不过如今萨水以西,没有任何高句丽人的军队可以威胁到他的后勤,这补给还是能保证士兵们吃饱,不过吃‘肉’就难以保证了。

    李靖接过郭孝恪递过的汤碗。当即品起了这鱼汤,他出身官宦,当然知道若是按世家的失以巨,郭孝恪这番请他吃饭,算得上是粗鄙,不过他却恰恰喜欢这种纯真的粗鄙,而不喜那虚伪的客套。

    “果然好汤。”喝了一口,李靖便赞了起来,目光更是落在了郭孝恪身旁一身戎装的木兰身上,他路上便已听闻过这位木兰将军的事迹,心中也是暗道郭孝恪好福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