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百二十六章:这是座头鲸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八百二十六章:这是座头鲸号 (第2/3页)

舰前,叶青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突破重型工业制造极限的科技美感。

    如果有人近距离目睹过大型远洋船舶,或者大型军舰。就会发现原本在图片上看到的舰船,并不像图片中那么威武绚丽。越大的船舶看上去,越像是……

    越像是一块块铁皮蒙起来的“积木”,整个船体上面坑坑洼洼,龙骨隔舱轮廓清晰可见,毫无任何美感可言。

    内行人总是戏称钣金师傅手艺不过关,外行人想不通,为何像护卫舰、驱逐舰、甚至是航母,这些代表了一个国家最高工业科技水平的重要船舶,怎么连船壳都焊不好?

    其实这真不能怪造船师傅们钣金手艺不过关。

    举个我们很常见的简单例子,皮球是一种很常见的东西。但好的皮球,都是用一块块皮革拼接缝合而成。

    因为球是一个二次曲面,整块平面的皮料是做不出球面的。只能把很多小的平面拼合成近似球面,平面越小,拼合起来的形状也就越接近。

    同样,我们看见的巨轮也是这个原理。

    一艘巨轮的轮廓远比一个球面复杂,同时它也是人类工业能制造出的最大体格的产品。

    一艘船舶外壳,由无数块船用钢拼接而成,这些原本水平的钢板,需要根据巨轮外壳轮廓,去一块块加工,改变原有形状。

    我们人类肉眼对精度误差识别程度,能达到五分之一毫米。人类肉眼能识别的像素,超过四千万。

    可是复杂曲面钢板的加工成型,历来都是世界工业难题。

    直到现在,数控大型复杂曲面钢板成型设备,都是各国秘不示人的重器。同时加工精度往往宣称能小于一毫米,在实际加工中,误差多数会大于一毫米。

    在这些数据面前,现代工业技术,想要把无数块船用钢加工到肉眼辨别不出精度误差,根本不可能。

    更不提加工完毕后,复杂曲面钢板在运输安装时的变形,和焊接时产生的热变形。

    所以,最直观判断一家造船厂的技术能力,就是看他们制造出的船舶是否坑坑坑洼洼太严重?

    如果太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