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玉落 五 (第3/3页)
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这句话也随之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对于燕王的厌恶从心里又增加了一分。
老百姓总是那么的单纯,善恶标准的选择也是十分的简单。谁当皇上他们管不了,开疆扩土对于他们也是十分遥远。但是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谁能给他们希望。谁就是好人。
好人就是应该有好报的,此时的好人朱允炆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孝顺,因为叶昇一案,他成了老百姓眼中标准的好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是啼笑皆非。孝顺,是他身体的前任所为,和他没有关系。对于朱元璋和那一众叔叔,他只有害怕,没有感到有什么亲情。
至于叶昇一家,也不过是误打误撞。再则正好遇到了朱元璋想让他从父王病逝所造成悲痛中走出来,所以就顺了他一回意思,也幸亏是叶昇,要换成周德兴一案,估计朱元璋根本不会买他的帐。朱元璋在威胁面前,从来不顾忌亲情的。只会视威胁的大小而处理事情,这一点朱允炆在穿越之前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他只有离开。面对着这中他无能为力的结果,他只能选择离开,但这种离开不是逃避,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把握局势。
尽管是黄子澄他们都反对,他还是要离开,因为他已经不是以前的朱允炆了。没有人能比他更加清楚形势。在京师,在天子脚下,他什么也做不出来,只能像是以前的建文帝一样。在吟诗作画中慢慢消磨着自己的时间。然后在琴棋书画中葬送大明的江山。
朱允炆在那里坐着默默的想着,任由宫女在哪里收拾着行装,穿越十个月的生涯,让他深知帝王之家的威胁。也许他是害怕了。也许他这次是逃避,也许他这次的逃避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正如有个人说的那样,我把五指收回握起,是为了伸出去时能打碎一切。
正在思想间,叶孝天缓缓的走进来,附在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话,朱允炆有些疑惑,站了起来,问道:“他在哪里?”
一个身影闪现在东宫的内廷,脚步是那么的沉重,是那么的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