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水利 (第2/3页)
,其余的都已经赶赴自己的责任地段完成任务去了。
待到傅友德和方明谦来到太湖,面对空荡荡的大营,只有守戍的巡逻队伍。两个人不由大惊失色,军队乃是国之利器,却被太孙殿下调往去做徭役之事,要是被皇上知晓,不知道会对太孙殿下有何惩罚。于是就马不停蹄的赶往苏州城内,求见太孙殿下,希望能挽回一些什么。
但是朱允炆却是没有丝毫担心的样子,作为后来人的他,十分明白朱元璋的心理底线。无论这个太祖皇帝在当政之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多么不好,残忍、嗜杀、仇富……。但是有一条最为出色,就是朱元璋本出身农家,深知民间疾苦。当上皇帝后,除了自家天下外,最关心的便是百姓吃饭和温饱问题。
地方官员往往揣测圣意,觉得皇上一向省民财力、节省工役,以图减轻百姓负担,所以不敢轻言大兴工程,但是朱允炆却是知道,只要与百姓有利,莫说自己动的是在大明如今形同鸡肋的水军,就算是动用卫所之兵卒,他也丝毫不会放在心上。
看着脸色有些着急的傅友德和方明谦二人,朱允炆不由一笑,登时将行宫殿内的气氛缓和不少,吩咐内侍为二人搬来椅子,招呼二人就坐。
不提调用水军疏浚河道之事,而是和二人聊起日后整肃水军的方略来。
看着太孙殿下一脸无事的样子,不知究竟的二人还以为他已经得到了陛下的首肯,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心事稍定,情绪也好了很多。因为二人既然被奉旨协助皇太孙整肃水军,那么身上就打上了太孙殿下的烙印,万一有个闪失,皇上对自己的孙儿无可奈何,可是要寻自己的毛病,那可是手到擒来。
心里这样想,却不知他们的太孙殿下最近心情大好。
办学之事,有了皇帝的御笔题字,等于为那些正在观望的豪门大户吃了一个定心丸,之后的一个月内,皇太孙的账上又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