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杨狄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杨狄峨 (第2/3页)

时间,不知不觉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惬意中养成了习惯。

    这还是他自认为有着比别人多了七百余年的见识,曾经鄙视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杀戮的情况下。不过这一切随着那半只手臂的飞起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七十四人中没有无辜的吗?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之下,没有无辜之人那才叫见鬼。而这些无辜的人,就是自己的一时冲动、自己的脑子一热,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权力的可怕之处,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诱惑。

    自己变了吗?朱允炆没有人的时候在那里沉默,受到良心的谴责时,他就会带着铁铉等人去看望那个断臂少年,只有看到那个少年,朱允炆才会觉得心里稍微有些安慰。因为那少年在他的心目中才是真正的无辜者。

    那少年姓杨,叫杨狄峨。狄青的狄、峨眉山的峨。今年才十六岁。和朱允炆差不多大,湖州本地富户出身,本来准备在法华寺上过香后,即日起程前往苏州六艺书院求学的。

    太孙殿下所建六艺书院,经过圣旨恩准,虽尚未建成但已经是天下闻名,本来就饱受压制的江南士子,对于其的热望也不可小窥。

    除了一些准备明年春闱的士子,年纪小一点、家里又宽松的士子,无一不想进入六艺书院就学。因为毕竟是太孙殿下所主办的书院,皇太孙是谁,是大明的储君,下一任的大明皇上,说不定待到皇太孙登基,六艺书院又是一个国子监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精明的江南人不会不明白。不计出身、不计贫贱,品学兼优者可推荐至国子监。这一切的一切都刺激着穷的只剩下钱的江南商户。

    杨狄峨就是其中之一,母亲早亡,父亲经年在外行商。只留下一个老管家平叔陪着他在湖州居住,本来属于商户的他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每天只能在浏览群书中聊以度日,可是伴随着六艺书院招生的消息,使杨狄峨看到了希望。

    杨狄峨在湖州没有什么牵挂,只有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