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又是报纸 (第3/3页)
服眼前的这个大人物,虽然不知道朱允炆的真正身份,但是从众多护卫就可以看出来头不小,也为自己的东家有这么一个靠山而感到放心,更加坚定了忠心干活的念头。
半个月过去了,工匠们终于研制出可以用手摇动滚筒式样的印刷机,经过朱允炆的点拨,又利用水车驱动其运转,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难题,紧跟着又是关于油墨的问题,胶泥活字上用的油墨用在铅字上不行,才知道其中的艰难,这一点朱允炆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心里暗自腹诽着大神们的误导,还是按照杨狄峨的主意,悬赏,反正又是近二十天的功夫,一万余字的《论语》被浓缩在一张纸上,整整齐齐的放在参议处众人的面前,人手一份,看到自己学了一辈子的东西其实就那么一点,都不由得吓了一跳。
七十余岁的刘三吾就快要把那张《论语》放在瞳孔上了,也没有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其他人也是一脸的惊讶,有些不相信字竟然能刻的那么小。却不知这是几十个技工耗费一个多月的成果。
这么久以来,那些工匠们终于明白了报纸该是什么样子的东西,对于排版、印刷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这次朱允炆将其拿到参议处让大家看,第一,是想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第二,是就是征稿来了,他要利用自己这些才子名家的手,争取把江南新报的第一炮打响。
另外,六艺书院即将竣工,新生的招收也在进一步的筹划中,但此时已经近十一月了,距离春节的日子越来越近,返回京师已经不可避免,他要利用最大的努力,将他在江南,特别是苏州的成果保护住。因为苏州是他的试验田,绝对不能有失的。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江南新报第一期正式开始发行,售价十文钱一份,由于试行只印刷了三千五百份。所以仍然是赔钱的买卖,在朱允炆的坚持下,为了不让杨狄峨吃亏,由东宫负责盈亏。
江南新报的头条新闻就是:六艺书院开始招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