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归 (第1/3页)
传旨钦差不敢叨扰太孙殿下,例行公事之后,就由吴雪凡请走接风洗尘了。以朱允炆的身份自然是不用理会。
待到正殿上安静下来,朱允炆立刻命铁铉遣人去宁波府给傅友德送去一封手谕,明面上是让傅友德带领水军回转太湖,但怕其不理解,真的回来了,又在后面亲笔签了一个“速”字。让人星夜赶路,务必在第一时间内交给颖国公。
原因就是圣旨的最后一件事,皇上开始大力表彰颖国公傅友德整肃水军得力,剿灭海盗有功,特加封为太子太师,协同皇太孙挑选水军得力精兵一万,回转京师,等候皇上在玄武湖上亲自检阅水军。而其余水军暂时交与原水军都督罗文统领在宁波府备倭。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就是表示着朱元璋对傅友德已经开始进行削权压制,大明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大员,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看着光鲜,也绝对是位极人臣。可这些职司多为虚衔,并无无实职,更深的意思往往就是皇上已经对你起了疑心,变相夺权了。这种现象在当时可能看不出来,可是有着多近七百年历史知识的朱允炆可是知道,这些虚衔,要么就是加封给死去的功臣作为荣耀,若是加封给活着的功臣,那就证明了皇上对你有了顾忌之心,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远的就不说,就说大明的李善长、蓝玉等等都被加封过这些虚衔,下场大家都是知道的,而统领水军回京师接受检阅,这个问题就耐人寻味了,不过也好理解,胡惟庸案是沐英带兵回京师,蓝玉案是燕王朱棣在京师,看来这次命皇太孙领水军回京师,又有人要倒霉了。
是谁呢?圣旨之上只字不提原本属于锦衣卫的缇骑,目标还不明显,肯定就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了。
以蒋瓛的资历,要动他根本用不到傅友德,锦衣卫近六成的人都在东宫管辖着,带水军是防止其勾结部分禁军或者是中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留守的中卫、神策卫、广洋卫、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中某些不安定的因素,主要还是起到震慑作用,令人不敢反抗。更何况中军都督府也不是一个蒋瓛能够控制了的,最多是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