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大明百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二章 大明百农 (第2/3页)

多人的深思。

    想起了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年间,皇帝连续发布四编《大诰》,曾经有一段时期也是全国震惊,但是距离现在不到十年,便有销声匿迹的征兆。

    就算是朝廷接连出招,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更是把它们列为各级士子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奉其旨意,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则以违制论处。

    此外,收藏《大诰》与否,成了判罪或减罪的依据;熟背《大诰》,不仅可以获得奖励,而且还可以因此而被录用为官、从此平步青云。等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也不知道是不是和皇太孙说的那句话有关系呢。

    不管怎么样,在朱元璋的支持下,一个《大明百农》编撰小组成立,组长就是大明储君皇太孙朱允炆,而成员包括吏部、工部等各级官员,这样是为了方便把各省布政举荐上来的人才直接和官员成绩考核挂钩。以求达到最大的效果。

    《大明百农》编撰处设在玄武湖中紧临钟山的麟洲之上,也显示皇帝对此的重视,编撰期间,将会派广洋卫在此担任护卫。

    而实验田的所在,就设在钟山东侧的皇家庄园。钟山也就是后来南京的紫金山,当然,还没有后世的中山陵。不过却是孝陵卫的驻地所在,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卫就是守护皇陵的宿卫,而所谓的皇庄,也是为了供养孝陵卫的生活,好使他们专心守护皇陵,这也是孝陵卫与其他卫所不同的地方。

    皇太孙第一次驾临皇庄,是一个秋分飒飒的晴天,到了那里,先率领诸臣拜祭了孝慈皇后,也就是他的奶奶,乞求能够得到庇护,而后,朱允炆才知道,原来朱元璋也在这里建造了皇陵地宫,准备和马皇后合葬,可见其对马皇后的宠爱。

    孝陵范围内没有皇上谕旨,是不允许有任何武装人员入内的,而朱元璋似乎也不愿意让皇后再见兵戈,也没有特别的下旨,所以,皇太孙一行从玄武湖东侧进入钟山后,他的保卫工作就交给了孝陵卫。

    为了保护孝陵,周边的还葬着常遇春、徐达、吴良、吴桢及李文忠等多位功臣,一来表示殊荣,再进一步的意思,恐怕也就是希望这些功臣能够在朱元璋自己死后仍旧卫护在自己身侧吧。看着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端的气势非凡。

    才想起正事,询问皇庄的所在,他也想看看关于自己将要大展身手的地方所在,谁知孝陵卫却是面有难色,原来,从玄武湖、钟山以东一直到栖霞山,都是皇庄所圈地的所在,除了必要的风水,大都被开垦成田地,大约有十余万亩左右。

    功课没有做足的朱允炆自然是被吓了一跳。看着四处山脉连绵不绝,却没有想到朱元璋的手笔那么大,一下子拨给了自己十万亩左右的土地让自己试验,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心里知道,今天驰马江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