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在东宫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在东宫 下 (第3/3页)

  “臣不敢!!”

    “你是不怨恨呢?还是不敢怨恨朕?”

    顿了顿,朱元璋又用稍高一些的声音说:“朕当初答应杨宪,要代他抚育家人,所以将你们迁至临濠,可是你母亲去世之后,本想召你前来京师继承你父亲衣钵,可是你又不见踪影,难道是躲避朕吗?”

    杨宪死的时候,杨杰已经十七岁,对于父亲的死因十分清楚,对朱元璋虽说不上怨恨,但是终归有些介意当初皇上牺牲父亲来保全大局。如今见朱元璋在众人面前直接提及往事,似乎有些为父亲翻案的意思,气已经消了大半,叩头谢恩,却依然道:“家父遗愿,让臣苦思制衡之道,为陛下解忧,然万岁圣明,已经找到了解决之法,臣无用,只好游历四方,愿为陛下在野之民。”

    看见杨杰回答的得体,朱元璋十分满意,于是问道:“那你可愿意回来帮助朕?今日朕将本来就属于你父亲的富贵还赐给你,你愿意吗?”

    朱允炆脑子一片混乱,和众侍卫一样,搞不明白朱元璋和杨杰在打什么哑谜,而凭借他后世记忆中迹象表明,杨宪这人应该是个奸臣,可是为什么朱元璋反而对其十分信任呢?而且,罕见的是,朱元璋对杨杰十分客气,封赏也是用商量的口气。

    就算是对自己这个孙儿,也没有如此过吧?不由讶然望向杨杰,而后者正好也看向朱允炆这个方向,两人目光一触,随即杨杰恭敬的回道:“陛下,臣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

    竟然是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打算留在东宫。见杨杰未曾答应,皇帝的神色竟然黯了一下,知他心怀芥蒂,叹了口气,说:“你留下帮助太孙也好,以你的才智,当可为太孙拾遗补缺。”

    “朕也不加以勉强,当初,要不是朕硬将你父亲放置于朝堂之上,他也断然不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既然你想留在东宫也罢,多为太孙出谋划策,待朕大行之后,新帝当可为你父亲昭雪天下。”

    众人更是大惊,这么一来,皇上等于说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了杨宪的功劳,只是碍于皇家的颜面,自己不愿出面澄清而已,有此一番话,就等于一个承诺,新皇登基之后,是绝对要执行的。

    众人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杨杰,特别是那群侍卫们,看到自己的前任之子深的圣宠,更加是一个个热血沸腾……。

    可能是年龄大了经受不住劳累,也许是处理了杨杰和冯胜之事后的心力交瘁,朱元璋没有再说什么,摆驾回内廷歇息了。

    留下东宫之人,杨杰方从地上爬起,又走至朱允炆面前,躬身道:“殿下,如今已经入夜,皇城也即将落锁,臣请告退。”

    到了这个份上,杨杰居然还是不做解释,朱允炆实在是拿眼前之人和在苏州时恭顺的杨杰做比较,心里岂止不悦,拂袖往观文阁而去。

    头也不回,冷声道:“不用回去了,你随孤王来。”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