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怪圈 (第2/3页)
听到这句话,杨杰有些诧异的猛然抬起头,仿佛有些不敢相信,又好像自己听错了的模样,殿下的这次问话意思就有些深了。不得不使他仔细思量。
东宫筹建内厂之初,杨杰就知道殿下是为了今后的继位积蓄力量了,他在理刑处闲暇时也分析过,太孙殿下不比太子有着深厚的人脉和身为长子的优势,从上次朱高炽代表燕王府那样咄咄逼人就可以看出,东宫现在处于弱势地位,皇太孙为今后的绸缪无可厚非。
但是方才的问话,仔细琢磨之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殿下除了防备诸王之外,将皇上也计算在东宫的防范之列。这样的话,杨杰说话就需要斟酌了。
沉默了许久,朱允炆也没有再逼问下去,只等待他的回答,虽是初春峭寒,但是仍然止不住杨杰额头汗珠渗出,饶是他自负的百般计算,但是他却算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所效忠的太孙殿下,体内装着的竟然是一个几百年后穿越回的灵魂。
可能他永远也不会明白,那个传说中至孝的皇太孙去那里了,到底殿下为什么要防备皇上。自懂事开始,在父亲那里接受的就是忠君的教育,所以父亲的死去并未使他怨恨朝廷,而母亲病故之后,他离开临濠,前往扬州、苏州乃至日本等地游历,就是为了弥补自己见识的不足,为此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包括女儿的手臂。
从岱山岛借故出逃之后,恪守母命不踏足仕途,但又不愿意自己所学荒废,所以以幕僚身份依附东宫,也不在乎功名利禄,其中有维护女儿身侧的心思,更多的却是在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
可是杨杰的忠君在太孙殿下的这句话面前就显得有些混乱了,在他脑海里,皇上是大明之主,太孙是继太子之后的大明储君,未来的大明之主。可是,可是为什么要他在当今的大明之主和未来的大明之主中间选择呢?
他不是不想选,而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当今和未来的主子在他眼里都是正统,当两个正统发生冲突时,被禁锢在忠君思想中的杨杰就有些脑瓜不好使了。
杨杰不由狐疑的看了殿下一眼,当得到坚定的眼神时,知道自己再不回答,恐怕这次殿下真的要起戒心了,犹豫了一下,道:“殿下,臣愚钝,只知道无论是在皇上身边还是在殿下身边,都是效忠朝廷,看不出有什么分别……。”
朱允炆听候一阵失望,刚想说话,谁知杨杰接着说:
“不过臣从家父的身上感悟了一些事情,不知殿下可愿意听微臣说说?”
本来不想听过去的事情,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但是既然此时杨杰要说,估计是中间有些牵连,朱允炆示意其说下去。
“家母在临终之前直到微臣发誓不入仕途才闭上双目,为的就是家父当初的不自量力,以至于犯下重错,害怕臣重蹈覆辙,微臣则不然。家父之死,虽众人皆曰乃自寻死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