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大明宝钞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大明宝钞 上 (第2/3页)

义的名声,如果自己规避后世历史中建文帝所犯的错,想要胜利应该不难,然后来个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但是那样要打内战,要死人的,对于中华打内战深痛欲绝的朱允炆实在是不想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是中华儿女,能少损失一点就少损失一点。

    而后者省事是省事,但是难保自己不落个千古昏君的名声被人唾骂,难保几百年后再有个起点、原点的写本书也yy自己一把。而且藩王、亲王、郡王那么多,怎么杀。可是在**上都是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如果真的那样干,估计自己后世的名声连隋炀帝都不如。

    左右为难,而现在更为难,面对卓敬,还不能把自己明着建立海关,实则是为了安插内厂的人分布全国要塞的事情说出来。

    刚想转移话题,卓敬却看出了什么,直接将话题带开,说道:“殿下可曾听说,皇上昨日召见尚书大人,听说是又要铸钱了。”

    朱允炆自然明白,卓敬口中的尚书大人肯定就是户部尚书郁新,不由疑惑的问道:“铸钱,去年皇上不是下诏禁钱用钞了吗?怎么今年又要铸钱?”

    心知朱元璋纵然是出尔反尔,但朝令夕改对于朝廷的名声也是很大的损伤,虽然不懂金融,但是朱允炆也知道印制钞票必须要稳定和连续,自坏法制、失信于民只能对于刚刚稳定的局势又显得扑朔迷离。

    为了尽快适应大明的皇族生活,最近一段时间,朱允炆正好看了建朝后的各项诏书和通告,对于朱元璋实行的制度也有些了解,洪武八年开始印制宝钞,当时为了尽快推广,遂禁止民间买卖金银,但是洪武九年,又诏令税粮可以银代输,洪武九年规定宝钞一贯折米一石,十八年又改为一石米合钞二贯五百文。去年自己眼见着朱元璋雷厉风行的禁行钱、专用钞,变更钱钞兼行旧法。

    但是今年禁钱令未解除,便要再铸造铜钱。如此出尔反尔,对于商贾的打击是很大的,海关成立之初,肯定要有所收获,先不说多少问题,如此一来,海关收税,是该收钱呢?还是该收宝钞。

    在洪武十年,规定商税兼收钱钞,三成收钱,七成收钞,交易一百文以上用钞,一百文以下用钱。洪武二十二年,加印小钞,面额为十到五十文,以便找补。但太祖末年,便出现了重钱轻钞的趋势,钞一贯在南方仅能折钱一百六十文。

    现在又要再铸铜钱,货币之混乱也算是罕见了,一年一变,纵然再铸铜钱,势必会造成大明宝钞体系的崩溃。这一点,就连没有学过金融的朱允炆都想得到,难道控制了大明皇朝几十年的朱元璋会不明白。在户部主事了十几年的郁新会不明白。

    想到这儿,朱允炆看向卓敬,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对方好像有暗示,但是自己却是没有一点头绪,于是询问原因。

    卓敬却是不正面回答,只是意味深长的说道:“临濠之江南富户北迁的弊端开始显现了。”

    朱允炆似有所悟,遂后,命情报处全力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