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诸王离京 (第2/3页)
来拜别,儿臣决定明日即回北地主持防务,还望父皇恩准。”
朱元璋沉吟着,没有回应朱棣的话语,朱棣也只能跪在那儿,不敢起身,只好抬头望着父皇,希望能看出点端倪。
“前日太孙代朕前往采石矶观礼献俘……。”朱元璋缓缓的说道,仿佛在下着决心一般。“但是却无故险些落马,惹的众将窃笑,不知道此事到底为何?”
朱棣心里呻吟了一声,心想明知道瞒不过父皇的耳目,早知道方才就先行请罪了。其实就皇太孙落马,他也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献俘对于大明来说,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从建朝之初,由于百姓饱受蒙元欺压和战火摧残,为了坚定民众的信心,所以皇帝下旨,但凡边塞有捷报传来,就会择日在京师附近举行献俘仪式,只是最近几年来少了很多。
也不知道是采石矶驻扎的官兵久未操练,还是自己已经习惯了献俘而没有注意,在礼炮鸣响的时候,朱允炆的坐骑突然受惊,虽然一时没有留意,但是一直在太孙身侧的燕王仗着身手敏捷,还是险险的伸手将太孙拦腰抱到自己的马上,避免了其落马受伤,可是当时情景危急,在伸手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思考,以至于将朱允炆抱过来时,头朝下,脚朝上,显得极为狼狈。
而自己的亲兵将领又是久在塞外,行伍之人哪能想到这么多,看见皇太孙如此狼狈,个个都哑然失笑,不过,自己已经很快的制止了,而皇太孙起身后,也是若无其事,还谢过了自己这个叔王,难道回到皇城之后向父皇说了一些什么?
朱棣也吃不准到底父皇的心思,只能低头认错,朱元璋只是敲打燕王而已,平日哪能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多说这么几句,更何况,皇太孙坐骑受惊的原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看到朱棣认错,心里欣慰了一下,遂道:“太子早逝,樉儿身故,目前朕之诸子之中,以晋、燕为长,尔等要做好弟弟们的表率,万万不可令朕失望啊。”
朱棣伏地叩头称是,朱元璋吩咐:“回去后向太孙辞行之前,先将在场发笑之人重责,而后再率众人前去东宫负荆请罪便是,以后要向对待太子一样对待允炆,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心里大感不忿,但是也猜出了父皇之所以和自己聊这么久的真正目的。朱棣纵有不满,也只能忍住,领旨,谢恩,然后拜辞而去。
待到朱棣走远,朱元璋才悠悠的对着身后说道:“韩成,你看朕这样是不是对燕王有些不公呢?”
韩成小心的回道:“皇上这么做有皇上的道理,奴婢……老臣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就知道给你说,等于朕自言自语……。”朱元璋没声好气的埋怨了一句,但是反而使韩成有些放心,接着又听皇上道:“你回头把那为太孙牵马的小厮处理一下,而后就可以出宫了。”
显然是早有吩咐,韩成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朱元璋接着又说了一句:“也不知这次你出宫,朕能不能看到你回来。”
脸上竟然露出一种不舍的伤感,虽然整日面对着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主子,但三十多年的相处,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躬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