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锦衣卫的首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锦衣卫的首获 (第2/3页)

只有汇报的权力。原则上,不针对大明官员,两种情况除外,一是谋反,二是贪墨在十万钞以上的案件。才有权扣留当事人,但必须交与有司审讯,不得羁押,当事人意外丧命,锦衣卫必须给予解释,或者以欺君议处。

    最后这一条。是朱允坟临时加上去的,因为他想起了太多类似死在囚牢的事件,只能尽量的少出现在自己掌握的大明王朝。也算是对锦衣卫职权的一种约束吧。

    朝堂之上,众臣们听到皇上如此的决定,反而对锦衣卫感到有些悲哀起来,原来的皇帝亲军,现在却要奔赴四方,不署理国内事务,只针对国外蛮夷。那样的话,使很多人放心了许多,至少可以看出皇上没有针对文、武任何一方。

    但那颗忐忑的心还是放了下来,看见如此情况,朱允烦干脆做了一个诸人都很意外的决定,诏命齐泰为锦衣卫指挥使,责令其在一个。首发月内完成锦衣卫重组事务,届时,除却武卫局外,各局都要落实详定,报于御前备案。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代表锦衣卫的三大特征的飞鱼服、鸾带、绣春刀。又十分显眼的出现在京师的大街上,除了在紫禁城内的办事衙门外,在承恩寺左近又找了一个院落,作为平日锦衣卫指挥使的临时协调处。

    锦衣卫现在设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全事二人,四品,皆为指挥使副手,平日分管四局工作。

    镇抚四人,五品。十二所千户十二人,五品,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经历司经历一人,五品。

    京师中百姓闻听锦衣卫之名,显示喧嚣议论了一段时间,后来看到并未出现想象中的那般威势慑人,或者是衙门成立之初的雷厉风行。也慢慢的遗忘了。

    同月,大胜关军校建成完毕,帝亲笔书:“大明军事学院”之名,以示注意。并诏命耿炳文为第一任院正,冯胜、傅友德以国公之尊,不适宜正式任职,但兼任导,没人每年必须在学院常驻二个月,季节不限。

    耿炳文奏请学生来源,诏曰:“暂时从各卫所副千产、试百洲,抽取七成,其余二成以所指定保举法中,各官员保举!逾期不到、或看中途退出者,追究保举人责。”

    此时。京师中已经人满为患,各地官员和京师五品以上官员保举之人已经有二千余,听到这个消息,以为凭自己胸中所学,必遭大用的文人个个叫苦不迭,但是害怕保举自己的官员受到连累,只有咬牙忍耐。

    安定了这一切,朱允收才腾出手来,将内厂再次归入自己麾下,由叶孝天主内,傅雍主外的内厂模式开始形成,原来四个处不变,杨蝶被抽出。任内廷女史,宫正司正五品宫正,掌管内廷女官的“六局一司。”而杨杰取而代之,主掌参谋处。

    在没有搞明白杨杰真正的目的之前。朱定坟对其还是不愿意公开的使用。毕竟,一上朝堂,以杨杰的能力就可以纠集一方势力,这正是作为皇帝最为顾忌的。而朱允坟早就筹备的审计司,却因为即位时间太短。官场人心不稳的因素,犹豫了很久,还是暂时放下了。

    没有想到种下的是芝麻,收获的却是一个西瓜,齐泰为人本来就细心周到。虽然开始就任之初,以文人自居的他,被安插个军职。还是之前被自己所不齿的锦衣卫指挥使。而且,在皇帝登基之初,大家都认为齐泰是接任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而兵部侍郎是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也是正三品,如此以来。齐泰以东宫旧属之身,只是平调,虽然比之兵部侍郎显碍手中有了实权,但却没有兵部侍郎管辖的范围广泛。

    杀,恢也有些担心齐泰会不会心里感觉不甘的时候,齐泰却是兢施业业受皇命行事,拿出一种要做就做好的势头,在三个月内,调动了所有可以用的力量,按照皇帝的意思,先拿朝鲜、日本等东面等国作为试点对象。在九月,生了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情,终于使朱允坟明白了那迁往北平的江南富户所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