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五章 道衍献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五章 道衍献计 (第3/3页)

来北平的可能。”道衍也不着急,慢慢的帮朱高炽分析着。

    两人都是智商极高的人物,否则朱高炽在某个时空也不会登基为帝衍也不会成为代异僧,他们东拉西扯的分析者北平的孵育,心照不宣的都在刻意的回避着一个话题。那就是一旦靖难,燕王举家都在京师居住,将会遭到皇帝的如何对待?就算是皇帝顾及亲情,但能经得住天下臣民的呼声吗?

    所以,两个人都在回避着这个话题,道衍继续道:“北平都司所辖的七个镇守卫中,经过张玉、朱能等人的努力,已经有一大半已暗中归心燕王府,其余的也多是游离不定。真正铁心跟朝廷走的只是极少数而已。再加上没被宋忠、杨文带走的那部分燕王府三卫,世子实际上已拥有北平城中的近八成兵马。”

    在说到最后那一句“世子实际上已拥有北平城中的近八成兵马。”的时候,道衍加重了语气。是朱高炽心里一跳,有些警觉的望着道衍,似乎在想着什么。

    姚广孝怎么会不知道朱高炽此时在想什么,只是苦于此事不能明说,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如果把燕王下场这层纸捅破,就算是朱高炽靖难,万一皇帝对燕王起了杀心。事情也会被赖在自己身上,朱高炽会拿他姚广孝的人头祭燕王朱林的墓地。

    故作镇静,侧着头略微想了一下,试探着问道:“世子可知犯边的偻寇被围困在祥云岛的蒋息?”

    点点头,朱高炽示意知道,就这么一问,顿时缓解了刚才尴尬的气氛,遂说道:“大师说的可是乐亭县的祥云岛?我听人说过,乐亭有三岛:菩提、月坨和祥云,皆是和佛有缘,夫师自然是对那里的地形清

    。

    “世子学识渊博,老衲佩服。”道衍恭维了一句,继续道:“其实北平之事,已经是有了万全的把握,老衲想再送给世子一个功德,以正北平靖难之师之名。”

    朱高炽没有接话,静静的看着手中道衍起草的拨文,听他继续说道:“朝廷不关心偻寇犯边,只是严令诸藩进京,现在山海关总兵耿瑄只是派遣部分兵卒协助辽东都司的人围剿偻寇,以至于现在偻寇只是被围困,但是剿灭,非要增加兵力不可,但是北平周边卫所眼中只有燕王府。不敢大规模离开防区,正好让世子得此功德。”

    “大师的意思,是让本世子取得北平后,立即挥军乐亭,协助那里的官兵剿灭偻寇?”朱高炽有些奇怪的问,因为他知道哪些偻寇正是道衍和袁棋等人招惹过来的,难道他们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这样问着,低声琢磨着极文上关于偻寇的细节:

    “值朝中奸妄当道,不顾国之安危,挑拨皇室亲疏,放任仇敌,任其祸连百姓,民之何辜,竟受奸妄一己之私所累,某乃太祖嫡孙,钦封燕王世子,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挥师靖难,先平偻寇靖我大明海疆以明心志”

    道衍耐心的等朱高炽思量了一会。才道:“世子若是挥师,老衲保证偻寇望风而降,然后杀之剐之。接听从世子安排,老衲等人,也皆以世子为马是瞻。毕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子报效朝廷出谋划策帆”

    这个主意才让朱高炽心里暗暗有些高兴,这个建议很实际,也很及时。而且在最后道衍所指,已经奉自己为主,这更是他想听到的。但是他毕竟是燕王世子,稍不慎就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他没有把自己的高兴在脸上表现出来,说:“大师果然高见,只是这是大事,条件、时机等方面出不得半点差错,还要仰仗大师多加筹谋。”

    至少今天道衍的劝说十分成功,以靖难之名起事,以剿灭偻寇为名起兵,那么以来,在军卒的心目中,在北平百姓的印象里,他们燕军就是正义之师,谁来攻打,那就是奸臣,老百姓和那些大字也不识得几个的军卒十分容易满足,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跟随者谁,很少有人去管自己是不是叛军,朝廷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无论是靖难,还是剿灭偻寇。这些都给了北平展开军事攻势的好时机。只要把握住“师出有名”这条宗旨。要将这场战争演变成为一场靖难之役、正义之战。那么他们就有自保的把握。朱高炽这样想着,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可能只是想利用战争巩固燕王府在北平的地位,因为那样也是保住了他今后做燕王的可能。至于争霸天下的心思,距离他还很遥远很遥远的。

    这一点,他是不会让道衍等人知道的,因为他不是父王朱林,他没有办法完全驾驻这些人,而他更加没有父王那种雄霸天下的豪情壮志。朱高炽唯一有的就是自知之明而已。他不是一个开拓型的人物,所以注定了不能去奢想很多事情,但是守护燕地是他的职责,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未来的所在,朱高炽相信。关于这一点,他会做好的。

    比:求月票!!!求支心回明最新章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