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怀来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九章 怀来之争 (第2/3页)

开京师的行为。可能就迅浅很严重的后果。也不是他没有自信,那是因为自只把晋二燕王、周王等人都留在京师的结果。成功限制了北平所谓靖难的威力,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行动。在自己不动杀心的情况下,只能慢慢的在京师中周旋。

    三天后,定**就要北上了,现在的北平,也不知道朱高炽经营的怎么样了,默默的想着,朱允烦警觉的不时抬头看看北方,似乎能看到现在北平附近的战场一样,那弥漫的硝烟还在继续吗?

    朱允坟在龙潭猜测着北平的动静,而北平城内,却好似有些尴尬了。

    因为目前北平城内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活公没有一个具有压倒性权威及声望的人能够完全掌控现在的局势,这就是北平城的实际状况。

    朱高炽毕竟是燕王世子,长年在京师居住为质。造就了没有太多政治上的野心及**。更加造就了其在北平的人望不足,起兵之初,众人还能看在燕王的面子上听从命令。但是一旦每人手底下有了兵将之后,形式就有些微妙了。

    道衍毕竟是凭借得宠于朱橡而的到的人望。袁棋本来就没有什么官职在身。金忠共是军务就已忙碌不堪。不过他还代表着迁移来北平的江南富户的利益,不能获得完全的信任。袁容、李让作为朱林的女婿。手中几乎毫无实际权限。

    剩下的大将诸如朱能、张玉、丘福等人,都在急切中往自己手中拉着兵马,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隐隐约约间,竟然有派系的出现。不能否定他们对于燕王朱林的忠心,但燕王毕竟不在北平,现在壮大自己才是最迫切的。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就是在朱高炽的愁闷,在道衍的有心无力中。北平接到来自怀来宋忠和余慎军中的消息,不由使每个人心中都打起了小算盘。

    先前宋忠将燕王府三卫精锐收为己用后,便将其中一众汉军打散,分布于各军之内,其目的就是怕他们合起来造反。但对于燕王府三卫中比例不小的蒙古族的士兵,宋忠就没有办法了。蒙古人性格暴虐,又与汉人语言不通,风俗迥异,且相互间还存着隔阂。

    不敢强行拆散他们,唯恐因此生了祸端。何况在他看来,教子素来反复无常,不知礼仪,只要自己好吃好喝将这帮人供着,他们便不可能再效忠北平,于是也便由着这帮人聚在一起。正是这一时疏忽,给了这些蒙古人可乘之机。

    火真是标准的蒙古人,且他久在燕王护卫军中供职,原来隶属于被调到京师的观童。而观童不在北平之后,火真的威望也是与日俱增更严重的是蒙古人一般只认那个击败自己的人,崇尚实力,本来就有些不服宋忠,当知道北平起兵靖难后,他们可不管是造反还是靖难,心里就开始想回归旧部了。于是火真就派人偷偷潜入北平报信。说是燕王府护卫愿意从新依附北平。

    这可是一块肥肉,燕王府护卫的战斗力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而且如果要是有火真、吴帖木儿等人做内应,大败怀来的宋忠的话,加上接收降卒,那对北平的军力将会有着很大的提高。

    而且火真派来的人还间接开始打探他们在北平的家属状况,原来宋忠为了防止原来的燕王府护卫变心,便说说北平恨诸护卫将士反叛,已将他们在北平城内的家属屠戮一空。这一点当道衍、金忠等人听到后,更是觉得是个绝好的机会。

    大家都争相请命带兵前往怀来擒拿宋忠,因为无论是谁,有了怀来的军力之后,便可以在北平挺起了腰杆,最后还是在燕王府内商议下,以张玉为正,李让为副,两人一起攻打怀来,主要原因是张玉和火真有旧。而李让作为燕王的女婿,对于蒙古人来说,更有说服力一些。

    大军即日出,张玉、李让带领北平一万二千余众到达居庸关,在居庸关休整一日,第二天一大早。张玉就率领兵卒,以自己的儿子张辅为先锋杀向怀来。宋忠探知北平兵至,虽然得到朝廷的指示是严守待命。但是敌人已经杀到门口,也没有办法,早早将三万大军拉出城外,准备决战。

    张玉按照道衍的吩咐,令原北平将士的家人打着旧日的旗帜为前锋。众将士们远远地看到旧日的旗帜,一边与他们的父老兄弟们互报平安,一边到戈奔入燕军阵营。

    宋忠弄巧成拙,没有想到由于火真等蒙古人的告密,自己挑拨离间的谎言那么快就被揭穿,刚刚摆好阵势,就被倒戈的原燕王府护卫军冲散。加上火真、吴帖木儿等蒙古人的临敌变阵,高声呐喊着冲入宋忠的中军之内。遂大败,慌忙向城中撤退。

    手下将校被俘获的有一百多人,都拒绝投降,全被燕军杀掉。这次怀来之战,燕军大获全胜,斩数千级,缴获战马八千余匹,这大大激励了燕军的士气,同时也壮大了燕军的实力。

    也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