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维的安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维的安置 (第2/3页)

积虑地在这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营造

    朱允坟于三月到达杭州,并不是之前他想象中的微服私访,做了皇帝,才知道,原来微服私访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在经过朝议时,本来对于皇帝出京,大臣们满是反对之声,但是压制不住朱允坟的坚持,皇帝的理由是巡视杭州防务、以及检阅在杭州湾聚集的第二批水军。

    巡视杭州防务还可以派出钦差代劳,可是皇上说要检阅水军,这一点对于朝臣来说,谁也不敢出声,从陛下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到如今登基坐稳了龙椅,皇上都表现出对于水军的重视,官员们很少能插的上手,所以来说,对于皇上说要检阅水军,谁敢伸头反对,不是自己找不痛快?

    因为皇上对于水军的重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就算是北方的定边军整肃、筹备,也未能阻止陛下一笔笔的银子划出去,对于水军船长以上的职务,都要报请御批,更不要说其他事务,从种种迹象上表明,皇上不想别人染指水军,那自然也没有人去触这个霉头了。

    过完年,朱允坟就开始做御驾巡视江南的筹备,先在元宵节网过,便重设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正心殿诸大学士,从翰林院中选取,为正五品,辅助署理一般朝务。在这个机会下,解借以华盖殿大学士、方孝孺以正心殿大学士、张信以文渊阁大学士、杨荣为武英殿大学士慢慢的进入了大明朝堂。同时黄淮、胡广、杨士奇,金幼放、胡俨等人被从翰林院中提拔出来,以学士的身份进入,为正六品。

    朱允坟开始尝试组建内阁,不过已经失去了初回大明时的锐气,显得小心翼翼起来,只是诏命大学士参与机务、以备顾问,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也说明了朱负,坟的顾虑,现在他玄意将朝堂之上戈分为两部分,以一品的尚书处理六部事务,却要报呈五品的大学士备案核查,虽然这一手老朱当年也用过,但能起多大左右,他也不知道。

    黄子澄终于脱离了他太常寺卿的职务,被调礼部侍郎,司科举之事,因为朱允坟觉得他实在不适合参与朝政,但愿这次调动,能让他老实一点。而杨杰却由于女儿入宫的事情,做了太常寺卿,和内厂脱离了瓜葛。

    藩王们仍然在内厂的监视下,日复一日的开着那些没有营养的会议,对于朱高炽的定牲还没有结果,对于宗室之内的限制已经不主动提出,和皇上在那里硬耗起来,可能是看到了皇上对于朱高炽的态度,认为最坏的结果也不会丢了性命,所以在那里泡着茶水,和宫廷之中那个,皇上比起了耐心。

    反正分封是祖制,看皇帝的表现也没有废除祖制的意思,反正现在是权势皆失,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当一个太平王爷,诸王本来就是成精的人物,怎么会看不出来,怎么会不趁机要一些好处。当然没有那么容易就范。

    而朱允坟更是不着急,从宗室会议开始的时候,他已经让吏部和五军都督府加快了对大明各地官员的对调,稍微有派别倾向的就调入京师中闲置,争取早日消除诸王在藩地的影响。只要不过分,他也任由这些王爷闹腾着。

    就这样,折腾到二月底,皇上下诏,由太子朱文本监国,张宗俊为文华殿大学士,结合其余四殿大学士,组成临时内阁,参与机要。内阁不置官屏,不得**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皇帝不在南京期间,内阁暂时有票拟之权。而后以驸马都督梅殷负责京畿防务,齐泰坐镇京师。随后,朱允坟就来到了杭州。

    尽管来杭州的理由是多么的充沛,但是依旧不能掩盖朱允烦内心中暗藏的用意,因为这次御驾亲临杭州,带着新晋的淑妃娘娘杨蝶,从另一个时空现代社会过去大明的朱允坟,竟然有着一种度蜜月的小资情结。

    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小维和杨蝶才能算是他来到大明之后的恋人,其它,不管是马皇后,还是冯胜的孙女冯维盈,只能说是他作为皇帝所必须经过的过程,在经过近八年的隐忍,他终于将杨蝶纳进宫中,当然要补偿一下这女子等待八年的缺憾。

    使朱允坟感到荒唐的是。就算是一个皇帝,想要娶自己喜欢的女子,还要等待如此长的时间,在古今以来也算是罕见了,更荒唐的事情是,这次之所以来杭州,携带自己新婚的妃子,将要去寻找另外一个同样等待自己八年的女人。

    杭州三月的一个夜里,天气晴朗,朱允坟动了赏夜散心的念头,便由杨蝶陪伴去西湖边上的行宫花园里散步。他们登上高处的亭阁,倚栏眺望夜幕中的西湖。远远看到一团彩光在湖面闪耀,随着彩光的移动。湖中彩波激荡。

    湖风轻扬,送过来阵阵悦耳的乐曲声和阵阵小曲声。估计是远处的游人在那里嬉乐,朱允坟并未向别的帝王那样封锁了整个西湖,显得低调许多,但是杭州府内谁不知道御驾在西湖之畔驻跸,竟然还有人没有避讳的在那里玩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