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辉祖巡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辉祖巡边 (第2/3页)

任,就算是调任,总督也不可连续三届,任期满后卸任,自然并入总参谋部任职。

    说起了总参谋部,那就是五军都督府的前身,十大军镇成立后,朱允炆直接将调配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解散了五军都督府,成立总参谋部,首任部长为冯胜,副部长为傅友德、耿炳文等人,具体接替五军都督府的事务。

    而就在这一次的调配中,徐辉祖彻底被解除了军职,皇帝加封其为太子太傅,仍为魏国公爵。不过并入东宫詹事府入职,算是个后备了,徐辉祖也算是认命,知道这次靖难之前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扮演过什么角色,皇帝没有秋后算账,已经算是不错了。因为徐增寿和徐膺绪出使回来后,积功虚职为参谋处佥事,分配了军需之责后,并未多做处理。

    而徐妙儿一直在深宫之中为女史。朱允炆几欲赐婚,都看在其楚楚可怜的模样上作罢,不过在深宫之中。杨蝶和小维也有了伴儿,相处的也算融洽。

    这一切都是诸王在京师中开会期间一蹴而就,利用傅友德和冯胜等人在军中的威望,迅速完成。其中除了南京军镇的定国军之外,辽东军镇的定边军、北平军镇的定北军、济南军镇的定东军、两广军镇的定远军、湖广军镇的定江军、云南军镇的定南军、西北军镇定西军、蜀中军镇的定高军和福建军镇的定海军也相继而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剥除了藩王们的军权,为了抚慰藩王,朱允炆特地亲自主持了宗室会议。几经争议挫折,决定原有的藩王属地不变。会议完成之后,诸王归藩。

    原则上,根据需要每位藩王可以拥有五百到三千的护卫军队,具体数目要有朝廷决议。这只军队算是私军,不归军镇管辖,军镇也无调遣之权。

    既然剥夺了藩王们的军权,那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补偿,行政权力和除嫡子之外的科举、经商朱允炆也变了个方式放开了。藩王在属地。分封不得超过三府之地,另外对于属地内的行政官员有提名权和弹劾权,但是一年不得超过两次,任免权依旧把握在朝廷手中。

    另外成立了诸如改宗人府为皇事院,藩王超过四十岁者,必须传位于世子。自己赴皇事院述职,由于现在归京藩王较少。所以暂时署理宗人府之责,其他虽然没有多说。但是朱允炆却是想将一些核查、巡抚之类的职责慢慢的交给皇事院,再树立一方势力,和外臣抗衡,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皇权羸弱的问题了。至于宗室会议,将会两年召开一次,每次一个月,无旨意不得缺席,缺席者做撤藩之惩。算是极为严厉了。

    朱允炆对于叔王之类的,暂时扯不开颜面,他要为皇权做想,就不能太削叔王的面子,而在今后的封王过程中,就严厉很多,比如说,从建文五年开始,诸王嫡长子五岁要入京学习,考核合格,十五岁册封为世子,在为世子期间,要有三年的地方官经历,三年的军旅经历,职司不限,由皇事院裁决,然后进京为官,等待藩王年届四十,由皇帝钦封后,方能就藩。期间,如果藩王提前到达回京年纪,则从当年中段过程,往藩地就藩。

    反正宗室会议两年一次,发现什么就开始纠正什么,朱允炆也不担心。

    一切都没有发生异议,纵然有小面积的反弹,也迅速被朱棡、朱棣二人联手镇压,大明正慢慢的改变着。就在去年,在大明北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鬼力赤杀元顺帝后裔坤帖木儿,鬼力赤本非元帝后裔,各部多不服。鬼力赤遂废蒙元朝的国号,改号鞑靼,自称可汗。

    鬼力赤建立鞑靼之后,遣使朝贡以示通好,去年底又遣使乞求重开榷场,也就是互通贸易之类的事务。朱允炆考虑后,发于朝议,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笼络蒙元残余人心,于是就答应了这个结果,然后诏谕魏国公徐辉祖巡边陕西,主持监督和鞑靼使节谈判事宜,以示重视。

    其实也是徐辉祖赋闲以来,无所事事,朱允炆也不想就此淹没一个忠心的人才,可由于徐增寿他们那点破事儿,想重新启用,那必须有个由头,所以就算是大材小用,这次将他派来了。

    徐辉祖下了船,坐上官轿,刚从船上晃晃悠悠的下来,又要晃晃悠悠的往西安城里去,真的想下来骑骑马,找回从前的感觉,可是这个暂时对于他这个钦差来,算是一个奢望吧,陕西的官员,在没有弄明白钦差来意之前,哪敢让他骑马呢。

    车、马、轿、仪仗的队伍浩浩荡荡,转过几条大街,进入专门接待朝廷大臣和显贵宾客的驿馆长安北苑。

    位于西安城北,这儿原是蒙元皇帝在西安的行宫。也正是徐辉祖的父亲徐达在攻取西安之后,曾想纵火焚烧之地,因见屋宇俨然,巧夺天工,不忍加毁。所谓昏君有罪,房屋无辜,这才封存保管下来。洪武三年,朱樉封地西安为秦王,才改成长安北苑这个名字。

    长安北苑的门楼宏丽壮观。五间飞檐抱厦顶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