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二章 准备结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二章 准备结束 (第2/3页)

弦慢慢的放松下来,但是处事也十分公正,去年初,在往河县的凹海关擒获商贾圭家立,搜出了禁这物资,然后送再捞椎川问罪。在严刑之下王家文招认,是受开封富商俞力所托运输物资到河县,并不知运输的是何物事。

    徐庆本循例行文王开封询问,准备拘俞力到案,但是俞力却暴毙身亡。然后布政使参议纪大海亲自前来要人,当时徐庆圣他们就猜出了其中缘由,因为布政使俞士贤的老家正是开封人事,经查证是俞力的远方亲戚,布政使前来要人,无非是想遮掩什么,最后听到传言,说是河县叛军怎么怎么的

    见徐庆本低头不语,右手不住地把玩着玉如意,猜透了他对这次关于何妙顺遭通值一事感到怀疑。怀疑陕西布政使欲纵故擒,不过徐三武自己也是那么想。于是欠过身来,笑一笑,说:“我到有个主意,”

    “叔叔有什么高见,不妨说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臂赫然站起。伫立窗前,伸手拉开窗上的绸帘,如水月华涌进屋内,映着他那张焦虑的瘦脸。

    “这桩案子弄得不好,端的会引火烧身。可是,你岂不闻冯罐劝信陵君狡兔三窟的掌故么?”

    “嗯!”徐庆本听叔叔这么一说,惊醒似地哼了哼,膘了他一眼,徐三武继续说道:“河县的事情不能碰,也轮不到咱们按察司衙门去审理。处理的不当,万一钦差大人别有差事,到时拍拍屁股走人了,那样便真的得罪了布政司、都司,断了后路。依老夫看来,不如”

    徐庆圣催促道:“说下击

    “大人平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对于此事也不推辞。但是不妨找面见一下钦差大人,说明原因,请他帮忙拿个主意。这样,即便是有人问按察使将犯人移交之事,但由于你与钦差通信在线,也是有功无过。是查还是放,全由钦差大人做主。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举么?。

    徐庆圣看着窗外的月色,想着徐三武的这段议论,像是自语地:“谈何容易!就怕是弄巧成拙。

    ”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猛然问道:“刚才说的是河县叛匪之事,叔叔你怎么牵涉到去年的走私案上了?”“呵呵”难道你还不明白吗?”徐三武紧盯着侄儿,才知道刚才徐庆圣的跑神,竟然连这点关键都没有听出来。似乎不信的说道:“如果钦差大人真的是为了河县叛匪而来,难道就听不出其中的缘由吗?如果不是,你不过是例行的想钦差汇报工作,那样才是两全其美啊”。

    “这,”?”

    “你思虑太多”徐三武劝道:“其实。渔网臣密,尚有漏网之鱼。法令再严,也有疏忽之处。如今官吏俸禄如此微薄,照理说,天底下还有哪个,傻瓜再去官场整天担风历险受穷受累呢?可是,实际不然。天下求官钻营者反而愈来愈多。足见俸禄之外,严刑之下,大官吏家中照样有额外进账。既是额外进账,便是非分之取。既是非分之取,就该绳之以法,可是实际并非如此。为官者照样财,照样荣耀。这不是天网恢恢之下尚有各显神通之贼么

    “休要胡言!”徐庆幕厉声制止道,但却知道叔叔所言均是实话,道出了官场暗中丑行,他虽然为官公正,但也少不了有意外的收入。这已经是为官的规则。他也知道叔叔这是提醒他以王家文一案来试探钦差。因为不管怎么样,钦差始终是站在皇上那边的,而自己,站在皇上那边也是坚决没有错误。

    徐三武微微一笑,并未在意,倒了一杯热茶放在他坐边的茶几上。接着说道:

    “我的意思是,如若妥善处理上次王家文那件案子,那么眼前的事情也不必顾虑许多,决少不了你一根汗毛。”

    徐庆圣默然。

    官场总是那么奇妙,也许是朱允坟不想枉杀而产生的幸运,作为皇帝,他原本可以像朱元璋对待空印案或者是郭桓案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换一批官员,从头开始,但是身为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的他,深知人无完人的道理,特别他身为皇帝,无论制定多么严格的法律  无论给这些官员再高的俸禄,也免不了他们被更高的追求吸引。

    反贪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至少不能乞求于现在一下子搞定。所以他选择了惩罚恶一说。对待问题选择缓进,这样至少在初期更改军制、开海贸易等等上面投入较多的精力,做了皇帝才知道皇帝的为难,要是杀贪官,杀的轻了没有效果,杀的狠了,对于文官阶层的损伤太大。

    文臣、武臣双方,他只能选择让一方伤筋动骨,由于现在一切以整改军制为主。所以对于武臣集团动作比较大。那么对于文臣集团就要暂时放缓一下,毕竟中层有经验的官吏对于大明王朝还是缺乏的。

    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朱允坟选择了让徐辉祖来陕西,从边陲重地开始整顿,而正是给徐辉祖设置了很多障碍,所以才使得其小心翼翼,也正是这样的小心翼翼,才让徐庆本有了转困的余地。

    徐辉祖正头疼于皇上驾临西安,徐庆条的来访给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