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 汉城被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 汉城被围 (第2/3页)

溃败了。软骨头们投降了,不

    李方毅灰心已极,觉得连这明丽的阳光也是白费了的。

    最后思虑了很久,还是觉得有让父王知道真相的必要,虽然父王李成桂现在已经是八十一岁的高龄。但是毕竟是在政治场中厮混太久的人物,说不定父王有什么办法能让朝鲜和大明重修旧好,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大明借兵,只要北平军后院起火,那么对于朝鲜的压力也必将减轻。

    是夜,院坪里,铺着一层朦胧的青光,那是满天繁星的辉映。天空是黑蓝黑蓝的,院落也是暗淡淡的。但天上的星光是明亮亮的。庭院里的树呀、花呀、还有石制的桌、凳呀,也都在朦胧中显出一种清晰。李方毅和父亲共坐在一张石桌前,仰面满空的繁星,内心充满了忧愤。

    李成桂什么话都没有说,岁月的无情碾碎了他的豪情壮志。但是面对着家族的存亡,他还是费尽心思的琢磨着。想起当初他废弃恭让王时,崔家的惨状,是自己下令将其一个个的诛杀,而这报应,难道就这么快的到来了吗?

    “去光州!”李成桂的眼里闪烁着毖丝挣扎,他怕见那个无情无义的儿子。也就是李芳远,为了王位。不惜杀了自己的兄弟,放逐自己的父亲。对于那个儿子的手段,他是心有余悸的,但是家族的存亡,又不得不使他去见这个儿子,去救这个家族。

    就在李成桂和李方毅离开蔚山的第三天的晌午,一支北平军冲进了原州,将那里占据,然后大军驻扎下来,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长湖院了,如果真的如计划  “那样。对于汉城的合围。只是在旦夕之间。朝鲜危矣。

    汉城为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有四成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都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汉城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

    朱能和陈亨是乘着一路的胜利来到汉城的。他所率的将士们。一个个的心里被胜利烤得热烘烘的。

    他们的胜利来得太容易了。不是一路受降,就是稍战即胜。他们到安城,有一个将领倒是勇敢地出城迎战了,但太不堪一击了,稍战就全军覆没了;兵到水原,贪生怕死的都护韩进建闻风而逃,让他们不费一刀一枪就得到了一座繁华的水原城;在城南倒还是打了一大仗。城南都护金泽国、李舒的侄子李忠秋,一起率领朝鲜军迎战。

    朝鲜也是无奈之举,城南是汉城的门户。一旦失守,那整个汉城就裸露在北平军的眼前,在城外的老白山展开了大战。双方不过朔朔的寒风,杀得汗血纷飞,刀光蔽日。但朝鲜军终因主力大部分被带去光州,敌众我寡。最后还是败走了。

    这一连串的胜利,大大长了北卑军的威风。他们是以必胜的姿态兵临汉城的。但是北平军并没有轻敌。因为他们的主帅金忠也来到了这里。更是因为战争的进行,导致了后方不稳定的结果。

    汉城必须缓缓图之,有条件的话,能招降还是要招降的,恭让王在平壤即位,已经慢慢的开始收拢人才,并向大明出了自己复个的献表,用来争取天朝的支持,无论朱高炽什么想法,现在朝鲜的局势,无论哪一方能得到大明的支持。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是必然的,谁也不能左右结局,唯有大明皇帝。所以金忠赶到前线的原因就是为了稳住步伐,慢慢消化已经占据的州县,争取民心,汉城强攻。肯定要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北平军消耗不起。以高丽人治高丽人才是上策。如此的想法下,就要争取更多官员的支持,而在汉城就聚集着很大一批贵族,那是恭让王,也是朱高炽想要争取的对象,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想撕破脸的。

    想起了之前先招降,后用兵的一贯的策略。实践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正确性。在这次围攻汉城的作战中,金忠就准备再次使用仿而效之。于是,他先派一个叫韩进的高丽降将带了招降书进城招降。

    亲身见识过北平军锐利的韩进,满以为他把招降书往李舒面前一掷,那个文官就会匍伏在地,口称降臣的。他被允许进城后,就被带到李舒所在的承政院来了。他以为是给他的礼遇,便大摇大摆地步入大堂。

    及至他停在大堂之中时。他才突然现里面刀斧手凛然列立,气氛肃然。不像是在迎接,倒像是要审判罪犯。就在这一刹那,刚进来时的那种自得自信,徒然丧失殆尽,难言的惊恐,使他的两腿筛糠也似的颤抖起来,一时控制不住。竟双膝跪将平去了。该罩节由饱书吧四日皓书友上传

    因此,李舒的强硬决定了韩进的命运,终于以他的头颅落地  作为他出使汉城回报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