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八章 祸水东流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八章 祸水东流 下 (第2/3页)

记忆犹新。让他难以忘怀,也让他从心里面高兴。

    一件事是朱友汉二丘才听内厂汇报说的原苏州知府吴雪几“因为替曰拱以过被调任琼州知府,自己登基后才将其调任淅江布政使,今年因为政绩被委任为通政司通政使,上任不久。就听到百姓反映驸马都尉梅殷和公主从中都凤阳府回京时,沿途不分地域践踏良田,扰乱民安。

    吴雪凡调查核实确有此事之后,即亲自来到公主府,当面对驸马都尉梅殷说:“你们回京时,一路打猎扰了民众,我要上朝去奏与皇上,皇上是一定不会原谅你的。”梅殷听罢。非常吃惊,立即进去告诉公主。公主自知有错。立即备酒菜出来,一面请吴雪凡喝再,一面认错地说:“我们手下的人,一路确实扰了老百姓,这是很不对的。只是当时我确实不知道,没有及早制止。才出了这种错。现在我拿出五百贯钱,来赔偿老百姓们的损失,请千万不要用这点小事烦扰皇上了。^^百度搜,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

    吴雪凡见公主认了错,又合理地赔偿了。也就将这事妥善地了了。这事很快就在南京城中传开了,一些平日娇纵的富贵子弟都悄悄说:这位通政使怎地了得,连公主、驸马他都能治了,我等岂能不加小心!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安南,也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的越南部分地区,蒙元末年战乱时,安南趁机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越蒙元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如熬、庆远、渊、脱等五县。

    洪武年间,朱元樟曾晓谕安南陈朝国王陈日棍。令将五县之地返还思明土司。但陈朝此时由国相黎季擎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媲,称兵拒命。朱元障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但是安南陈氏政权已趋式微,一直内讧不断。就在建文元年。相国黎季馨又把陈日媲杀掉,改立其子陈颗,没多久,再杀陈颊,次年,黎季擎干脆灭掉陈朝,大杀陈氏宗族。并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虞,改元圣元,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胡汉苍共理朝政。

    同时遣使奉表到大明,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胡汉苍为陈明宗之外孙,因此暂时登基理政。当时正值所谓的靖难开始,朱允烦也暂时不想对付着南亚,于是对胡一元的请示未置可否。北伐结束,胡汉苍遣使看到南京朝贺,并再次讨封。

    朱允坡命礼部讨论此事,皆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复奏详加考察,还没有等有结果。在去年,一个名叫裴伯者的安南陈氏旧臣突然来到南京,这个裴伯者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怀陈朝。不满胡氏的倒行逆施,于是来大明乞兵复国。裴伯者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于胡氏父子两人的说法。

    裴伯者的忠心虽然颇为煽情,但并未打动朱允坡,因为这一时期大明的经营重点是北方。无意在南方构衅,何况安南究竟是陈氏还是胡氏掌权,只要是臣服于明朝,并无多大区别,而朱允坟巴不得那里再乱一些,好让北方之事稳定后秋后算账呢。因此仅命赐给裴伯者衣食,对出兵复国却只字不提。

    比口尸石

    但在今年八月底,老挝宣慰使刀线歹派人送来了前安南国王陈日值之孙陈天卑。

    陈天平当初在家国剧变时并未被杀,他曾一度招兵复仇,但很快为胡一元所败,从者四散。陈天平逃匿谷中,转投老挝,但老挝亦无力助其复国,遂转送陈天平到明朝。确认了陈天平为陈氏后人,朱允坟感到有些意外,不过心里也暗暗高兴,遂以藩王之礼对待陈天平,为了安抚其心。还让礼部的任亨泰出使安南。责问胡氏父子究竟。

    一想到这两件事,忽必烈就感到有一种兴奋。第一件事,说明了大明现在吏治还算可以,至少吴雪凡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而第二件事代表着,假以时日,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军安南。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啊。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打扰了朱允坟的沉思。不悦地横了那侍卫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那种被打断后的不愉。侍卫也不敢多看,忙说明道:“皇上,锦衣卫指挥使齐大人求见

    现在宫内的太监,在朱允坟的大力裁剪下,已经少了很多,平常也就是后宫之中见到一些,那是维持着后宫不方便进入男性的需要,而朱允妆已经有一年身边没有带过任何太监出行了,一般都是内厂宿卫或者是锦衣卫中人随行。

    朱允坟心里大喜。看来自己交给齐泰的任务完成了,他久已期待的大军事行动即将展开,大中华的一统局面将很快呈现在面前。但他没有将这内心的狂喜表现在脸上,冷静的宣齐泰进御花园孰见。

    可是随着齐泰一脸精神的走进,还是忍不住的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

    齐泰奏道:“外事局送来密报。日本的足利义满和大内盛见达成一致,决定暂时联合,已经决定实行琉球方面的建议了。”

    朱允坟看罢密报,轻快地走了几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