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宗教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宗教的问题 (第2/3页)

了照顾自己已经惧怕寒冷的身子,他希心品二示暖花开时。自只亲自率领大军杀向大明腹地,建生最伟大的功勋。

    他命令哈里继续骚扰敦煌附近,却丝毫不做出准备往嘉峪关的念头,他要给大明一个错觉,那就是大军不会去翻越祁连山碰嘉峪关这颗钉子,而是准备顺着祁连山脉,直接杀入西宁,进入青海。

    而此时,他又给大明送去了一纸假象,吩咐手下带着二百匹骏马直奔嘉峪关,一是为了收集地形资料,二是给大明皇帝进贡并负责解释帖木儿汗国出兵的缘由。

    那二百匹骏马是贡马,而这次出兵的理由则是为了劝解天朝上国的家事,说是朱林这次造反,乃是同室操戈,他这次来是为了做和事老而已。为了让大明相信自己的来意,帖木儿在国书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隔代传位的事情在他眼里是匪夷所思的。所以他要劝解朱允妆退位。迎接朱林登基。

    谁也不知道帖木儿为什么这么说,就算是不在乎使节的死活,那也要尊重大明上下的智商吧,这种愚蠢的事情,从一个侵略者的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可笑,但是更可笑的就是帖木儿还将这种说法当成真理,从《古兰经》内找到了理由。

    但是一个月后,哈密失陷的消息传回京师,再半个月,帖木儿的贡品和国书也传到了南京城内,内阁迅速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在感叹帖木儿可笑的同时,也感到了其的心思机巧,用二百匹骏马和一封书信,就表明了一个立场,他这次的侵略是正当的,帖木儿对大明没有野心,反对的只是朱允坟一人而已。

    也就是说他赞成朱格当家作主,而不承认朱允烦的合法性,这只是对于个人的宣战,而不是对于国家的宣战。

    当然。一手由朱允烦组建的内阁,不会被这样的言辞欺骗,帖木儿的这种伎俩,在罗马帝国或者是一些提倡所谓民主的国家可能能起到一定的离间作用,但对于大明,内阁成员们对于这个老明重弹的话题,心里没有丝毫波澜。

    但是解诸在有意无意中,还是流露出对皇帝轻易放出朱林的事情有些不满,虽然没有说,朱允坡能感觉到。最近内厂的消息还算及时,探听到大明境内的穆斯林有些不安分的迹象,有的穆斯林甚至举家迁移至琉球等地避祸,甚至不排除有的人北上去投奔朱林。

    因为朱林是真主所指定的大明君主,这是帖木儿说的,不过怎么流传出去的,谁也不知道,蒙元时期,回回人大量内迁和汉人混居的坏处终于体现出来,这群信奉真主的伊斯兰教信徒,奉帖木儿为真主的使者,当然说出的话也算是真主的旨意。

    虽然这些人淹没在汉人的海洋中,不敢过于明显的暴露出真实面目,但已经引起了朱允烦的警觉。

    这股人群不是太显眼,也对于大明的统治造不成什么威胁,但是要是造谣生事却是一些好手,而且不易被发现。因为回回人基本上和汉人从相貌上分别不大,除了一些风俗习惯之外。别的几乎是一样的。

    就因为这个原因,狂热的宗教信仰,使他们有着一种匪夷所思的念头,去做一些在平常人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比如远在万里之外的帖木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因为同样的信仰,却使他们不遗余力的为帖木儿造势。而且是冒着杀头的危险。

    内厂的种种情报表明,这些伊斯兰教的信徒们,还在影响着有些汉人的意志,而这个消息才引起了朱允坟的重视。

    经过内阁合议、参谋部的推算和兵部的统计。建文八年十一月,从湖广军镇、云南军镇再调集两个集团军至陕西练兵备战。同期物资依循前例配备。并加紧武网车的制造和押运。争取再明年之前,将武网车的数量提升至一万辆。

    同时,霰弹枪和火炮的数量也在增加之中,并逐步开始往辽东军镇输送,每个人都认为皇上准备对朱林开始进行压力了,不过都保持着沉默,帖木儿的话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朱林这杆旗帜不倒,西北就有借口造谣。

    做完了这一切,朱允坟开始冷静的考虑怎么应对伊斯兰教信徒的动作,虽然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灵魂,不想去用愚民政策去玩弄民心。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了解,他开始重新审视信仰的力量了。

    回顾一下,帖木儿通过伊斯兰教,聚拢了大量人心,用信仰发动所谓的圣战,并得到了狂热的支持。而另一个时空中他所知道的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基督教等宗教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导了政治的发展,因此成为宗教、政治、社会、与历史等各方研究者均感兴趣的课题。

    %尸万

    而现在的大明更是一样,教育不普及的情况下,百姓的文化层次就不用多说,更容易听信那些装神弄鬼的宗教人士之言。

    而自己前几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