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家护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家护教 (第3/3页)

教徒的打击。

    白莲教虽然是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宗教,却是源于南宋佛教的一个支系,崇奉弥勒佛,阀肌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叉名白差菜,后摇渐演化叭…的白莲教。北宋方腊、南宋钟相杨么、还有河县的高福兴、金网奴等人。因此,白莲教在朝廷大臣的眼中又成了造反的另一个称呼,所以没有在朝野间听到什么反对的声音。

    而白莲教也算是道教的宿敌,称之为异教徒,无异于是皇上对道教的一种鼓励,关于这一点,张宇清对护教的天兵天将说的很清楚,大家心里也很明白。

    而此时,在漳州的白莲教徒们,也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金刚奴立即明白了可能是白莲教在东南亚一带的风头太盛,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而这次道教护教神兵的南下,标志着朝廷要用另外一种手段扑灭白莲教。

    于是金网奴下令所有的白莲教众暂时进入蛰伏阶段,因为现阶段的力量,无论是朝廷干预还是道教的护教天兵,都不是他们能对抗的。

    首先,白莲教要成事,就要借助天灾,那样的话就可以以妖言惑众,说明是天意所为。而大明境内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就算有些地方有些天灾,也很快的有朝廷的援助到位,他们不容易利用。

    而利用东南亚一带多风浪的特点,时间太短,根本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只有暂时进入蛰伏阶段,为了保险起见,金网奴还特地把包装成为“白莲圣母”的唐赛儿召回漳州,隐匿了起来。

    在海阳县东面,有一座摩天奇岭,名叫四百岭。

    这四百岭甚是险要,环绕着它的尽是山山岭岭,著名的有前点灯山,后点灯山,东点灯山,西点灯山。

    在这四百岭被金网奴暗中打造成一个白莲教的基地所在,由曾阿牛在此地主持。因为曾阿牛是俞族人。对于朝廷和白莲教之间,有着很执着的选择,那就是会选择白莲教。

    他生得腰圆腿粗,力大无比,在没有拜金网奴为师之前,曾阿牛在山中遇上一只猛虎。别人都吓得四处逃散,独有曾阿牛不惊不慌,举起扁担就朝猛虎劈了去,正打在老虎的眼睛上,痛得老虎狂吼狂跳,直朝他猛扑了来。曾阿牛沉着地避开老虎的猛扑,然后机灵地返身一跳,骑在老虎背上,一手抓住老虎的颈脖,一手挥拳猛击老虎的额头,直打得虎脑开裂,鲜血四溅,死在地坪上。

    这事何其了得,很快造成了轰动。那年曾阿牛才十七岁,寨中人都夸他英勇,为民除了害,因此曾阿牛觉得自己能做一番事业,所以离开寨子四处流浪,想寻觅良师练就一番武艺,成就一番大业。

    谁知道在山东境内遇到了金刚奴,折服于对方的武功之下,遂拜了师。又收到金网奴那几近洗脑的白莲教教义熏陶,于是成了白莲教的忠实信徒,开始随着师傅在漳王府中,后来慢慢熟悉情况了之后,也知道不能光凭漳王府。

    因为新就藩的漳王虽然年轻,也不是那么好骗的,毕竟朱允坟的阅历制度有了作用,新漳王朱志啊在军中任过职,在地方做过官,又在京师呆了两年,早被磨砺的集政治经验,当然不会盲目的那整个漳王府做赌注。

    利用他们看家护院还差不多,要是帮助他们发展白莲教,那才是昏了头呢,而且,白莲教的消息,就是朱志垣暗示过有关大臣后,才能被朱允坟这么快的知道,朱志相不傻,想有自己的力量,但也不想和白莲教有瓜葛。

    金刚奴这个老狐狸,看出来这一点后,就让卓阿牛出了漳王府,跑到这四百岭开始经营自己的基地,为什么要曾阿牛呢。因为这个地区俞族人多,而曾阿牛正是翕族人,号召力还不错”四百岭上有曾阿牛在这里发出召唤,很多原来不满汉族的人纷纷前来投奔。

    金网奴很看中曾阿牛的这一点。他知道山寨边民素来民风刻悍,而且特别翕族人十分团结,又熟悉附近地理民情。隐匿在大山之中发展,可能更加稳固一些。而唐赛儿作为白莲圣母,要展示部分神迹给新的信徒观看,暂时也在四百岭中生活,所幸的是这里距离漳州并不远,唐赛儿经常可以和夫君见面,也没有什么怨言。                但是东南亚诸岛刚刚发展起来的教众不能不理会,那样也会给朝廷一个新的针对方向,从获知道教的护教神兵南下那一天起,金才奴就知道刚刚在东南亚诸岛的发展起来的根基保不住了,但如果现在放弃,无疑是将宗教之争引之漳州,所以在四百岭方向秘密经营的同时,金才奴做出壮士断腕的举动。

    他隐瞒了真相,命令白莲教全力向海外发展,并将一些嫡系的弟子全部派到了东南亚诸岛进行传教,借此吸引朝廷以及道教的注意力,并打算牺牲掉这些弟子和新的信徒。

    金才奴这么做能不能成功呢?

    比:月底求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