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福州风云 一 (第2/3页)
卫满面堆笑地说:“郓王爷,这可是后宫了。” 朱栋眼光仍然追随着那个忧美地扭动着的臂部,耳朵里也没有听进去侍卫的话,只是问道:“那女子是谁呀?”侍卫是晓得这位王爷的毛病的,却不曾想到他贪色竟然贪到行宫里来了。
便故作糊涂地问:“哪个女子呀?”朱栋急切地说:“就是前面走着的那个女子。她呀”侍卫眼光朝那女子膘了一下,有些不情愿的样子,轻轻地在朱栋的耳畔说:“那是殿下才从剑州选来的秀女。”
朱栋听罢,心里好一阵不舒坦: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会贪色,年轻人好事在后头嘛!先该让老的享受享受嘛。他正要说话,侍卫看见势头不妙,连忙催促道:“王爷,请你移驾,让殿下看见了不好。”
朱栋说:“急什么,本王不是正在和你说话吗?”
那侍卫也不敢真的得罪他,只管说:“那王爷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就是小的只是怕殿下看见了怪罪。”
“闽王怪罪你有我嘛。就说是我耽搁不就没事了。”
闽王和郓王之间的事情,侍卫不是不知道。他就是怕被朱栋缠着多出事来。只想趁早走掉。朱栋这么一说,他还没法走了。就说:“王爷,您有什么事就只管吩咐吧。”
朱栋露出一丝笑意,说:“一件事,事情办好了,我会重谢你的。”
看见他的眼神,侍卫心里已经明白几分,直悔自己晦气,但又不敢得罪这个郓王。便说:“王爷的事能让小的办就是小的福气,哪还敢要什么谢。”
迫不及待的朱栋便直说了:“只请你设法把刚才那个秀女送到我那里。”
朱栋这话说的十分随意,但还是把侍卫吓了一跳。连三皇子的爱都要夺,他郓王爷也真有这个胆,可他这个当侍卫的实在不敢呀。但他也不敢得罪这个朱栋,便说:“王爷,这件事实在叫小的为难了。殿下亲自选定的秀女。不降旨小的怎么也没法领走她呀!”
连想也没有想,朱栋招招手,附在那侍卫的耳边说了一番话,直把那侍卫吓的呆若木鸡,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摇头。
朱栋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刚才他就是看着这个侍卫眼熟,慢慢的他已经想起了这个侍卫的名字,叫做郭威,却是武定侯远方的一个亲戚。曾经去他的郓王府拜见过,否则朱栋就算是再无所顾忌,也不会一上来就对着生面孔直接说出来。
看见郭威拒绝,朱栋冷笑了几声,说道:“死杀才,别欺负我不知道,上个月才筛选的秀女,如今按照规矩,闽王应该还没有见到,你就说是闽王选定了的,难道闽王是王爷,本王却是假的不成?”
“小人不敢?”
“去年你去王府求见王妃,我还见过你,怎么说你也算是郭家的人,王妃日前还嘱咐本王关照与你,就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成,让本王如何关照与你?”朱栋进一步威逼道。
那郭威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到时机成熟,朱栋不再去理会郭威的反应,往外边走了几步,转过身来看见其还在那里傻傻的站着,不悦的说道:“站在那做什么,还不前面引路,我要见闽王!!”
一切安排停当之后,通过禀报,朱栋见到了自己的侄孙。朱文宇正闷闷不乐的在书房内沉思,听到郓王拜见,心里很觉新鲜,他和郓王不和,全福州的人都知道,怎么回来拜见自己,而且用拜见这么客气的语气,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敢怠慢,连忙传郓王觐见,自己却恭敬地迎接出来,见面先是一礼,说:“皇叔祖父有何事情吩咐人交代一声即可,怎么敢劳动叔祖大驾呢?”
朱栋一副忧心如焚的样子,说:“本王有紧急大事禀奏。”
朱文宇不解的问:“是不是叔祖的封地又有台风了,或者是有哪里闹灾荒了?”
澎湖岛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植被只有矮草和灌木,因气候的关系。风大、雨少为澎湖气候的两大特色。加上气候影响,土壤贫瘾的澎湖只有一些早田,甘著、落花生、高梁曾列名为三大作物。而汪业仍是澎湖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渔产十分丰富。
再加上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处于暴风下,尤其是十月到三月之间,平均风速约八米;但最大风速每秒可止一:江以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十壤知川四影响。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而由海面往陆上吹的强风挟带大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盐份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由于这个原因,朱栋经常上奏折抱怨自己封地的贫瘾,几乎是年年饥荒,丝毫不提及澎湖所处的重要个置和自己的产业,在官场之内也算是一个笑话,故此朱文宇还以为是为了这个原因朱栋才来找他,但是转念一想,现在不过春季,要叫苦也太早了点吧,于是不解的看着朱栋说话。
朱栋说:“不是灾荒,是十万火急的事情。”
这完全出于朱文宇意料之外。刚才宗亲会议还没有人说话,怎么一下又是什么火急事情了?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我不知道,反而你却先知道。这没有道理啊。
于是说:“刚才不是还没有人说话吗?如今叔祖为何又说有紧急的事情?”
见引起了朱文宇的注意,朱栋便有意将语调放缓和,说:“闽王不必担忧。刚才大殿之上,宗亲皆在,故不方便说出,所以才私下觐见闽王,本王在封地在澎湖,而台湾未曾封藩,所以本王的消息要灵敏一些,本王听说,西南靖海使齐泰齐大人正在回来的路上!!”
“哦!”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听了之后原来是这些,朱文宇当然知道这个事情,听朱栋说起,不由放下心来,假意的点点头,转而笑道:“皇叔祖消息灵敏小王佩服!!!”
看见朱文宇的神情,朱栋已经明白对方的想法,话锋一转,接着道:“闽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王却听说,齐大人不准备在福州驻跸,准备直接经琉球到宁波入长江,直趋京师,觐见皇上。” 朱文宇听了之后愣了一下,仔细回想,的确好像是这么回事,有什么问题?齐泰本来就是由杭州出发,只是在福州、台湾等地补充的给养船只,本来就不属于他的序列,来与不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王还听说,齐泰大人收获颇丰,已经找到了皇上所说的那澳洲岛,并且在那里驻扎了兵马安抚当地土著,并带回了大量的矿石、特产,这乃是一介。开疆拓土的功劳啊。”
“齐大人其功之伟,是可喜可贺,但还是父皇给予其的机会,开疆拓土,当然是父皇的功劳了。齐大人不过是实施之人而已。”朱文宇不动声色,沉着的说道。
“闽王大度,本王佩服,可是此等功劳却没有皇室的人参与,按照悄例,开疆拓土之后,要封藩皇族,但是至今未听说皇上说过此事,其中原因据说是齐泰从海上上书皇上,要求异姓封王,否则就在那澳洲岛不归,惹的皇上龙颜震怒,但是为了国事稳定,才隐瞒压制下来的,而如今齐泰却要直趋京师,难道是皇上答应其异姓封王,或者是意图不轨吗?”
朱文宇这才感到事情有些意思起来,朱栋说的这些话,他竟然没有什么消息,也可能是他为闽王,没有去关心杭州乃至京师的事情 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么大的谣言,他相信再给朱栋一个胆子,朱栋也不敢乱捏造。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知道也就算了,难道外公他们也不知道,为何竟然没有人提醒于他呢?
不过虽然没有经过证实,朱文宇已经相信了七成,因为他知道,齐泰的西南之行,说是靖海使,也可以说是探险队,是奉旨寻觅海外孤岛的。除了皇上之外,几乎没有人对齐泰之行感兴趣,因为这个行动让大家想起了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寻找不死药的传说。
大家都以为是皇上想要寻找海外仙山,意图长生不老而已,至于西南海上,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什么大的岛屿,否则怎么会没有人听说过呢。皇上怎么会知道,肯定是翻阅古籍时看见了传说。
江南的商人们至少是没有见到效果之前,绝不会对那个地方有兴趣。所以只是当做皇上寻求仙药的一个笑话而已,但是有人却放在了心里,那就是太子一系的人马,听说太子一系全力支持了齐泰一行,消息比自己灵敏那是肯定的。所以朱栋这么说也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父皇真的会异姓封王吗?
朱文宇沉思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