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1章 火爆全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1章 火爆全球 (第2/3页)

long这张专辑的报道了,最后更是不无歌功颂德的指出,“long他不愧于当日对歌迷许下的承诺,他出色的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给全球歌迷再次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让全球歌迷之前对他这张专辑的所有期盼都变成了欢乐、感动、微笑和幸福的泪水。”

    《华盛顿邮报》比起上述两家报纸就显得稍微公正了一些,没多加入评论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也没有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此事,但也是头版头条的下方,报道了了long第二张专辑在全球各大城市发行的空前盛况,并对long的这张专辑水平做了公正性的评论,指出这张专辑的水平是当今世界一流的水平,但里面除了两三首歌可以与其前张专辑的歌曲一较长短外,其余的几首都是泛泛之作,其总体水平比起第一张专辑稍有不如。

    从某方面来说,《华盛顿邮报》的评论也算是公允,但是很多歌迷却是不喜欢听了,纷纷向报社打去了抗议电话,抗议《华盛顿邮报》这篇报道的对long和其第二张专辑的“污蔑”,要其撰稿人公开道歉。

    美国的long迷可是全球知名的,当初为了long就在洛杉矶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还引起了全美的示威大游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long已经在美国的媒体上成了一个非常避讳的词语。因为之前美国媒体上的一些人就因为说了long不好听的话,其后就经常遭到long迷的骚扰和恐吓,甚至严重者还发起了几起暴力事件,如此几次之后,原本那些在美国以大嘴巴和臭嘴而出名的媒体人,虽然他们依旧经常口无遮拦,但每当说起long的时候,不管他们的心里是不是真的喜欢,都是口径一致对long大加赞赏。

    《华盛顿邮报》的这则报道,当初在审查的时候,他的主编就有过迟疑,但想到这篇报道对long这张专辑的批评还算委婉,最后也是考虑到说不定因“不同的声音”而大卖,才得以通过。在接到long歌迷的抗议电话后,该报社的主编才醒悟自己高估了这些疯狂long迷的心理承受力,他们不容许别人说一点long的不好,随着这篇“不同声音”报道的影响扩大,抗议的歌迷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华盛顿邮报》方面还是不得不公开声明,撰稿人的个人立场不代表报社的立场,不过,若是因为此事而对long歌迷造成伤害的话,他们愿意就此事道歉。最后,这篇评论的撰稿人,在自己和家人遭受到几个恐吓电话后,也是不得不选择了妥协,发表了道歉声明,表示自己之前没有完全理解long这第二张专辑里面九首歌的深刻含义,多次听过后,才理解long的这张专辑水平比之第一张专辑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在唱片史上留下再一个璀璨的经典和传奇……

    有鉴于《华盛顿邮报》的遭遇,世界各大媒体自然都是几乎一面倒的对long和他的这张专辑进行赞扬。不过,其中大部分的媒体还都是凭良心说话。站在音乐专业的角度来看,long的这张专辑水平却是超一流的,而且他的唱功比起第一张专辑来更见成熟和老练,高音部分处理的更加自然,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更加的契合了,而专辑里面九首歌的本身水平也都是首首经典,让人百听不厌,比之第一张专辑实在是难分轩轾。

    对于这第二张专辑取得的成绩,陈锋这位当事人却是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当时,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毒奶粉事件”上了。但陈可盈这位尽职尽责的经纪人,几乎每天向他进行一次工作进展汇报,让他对此事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随着《advance》的全球热卖,世界各大媒体记者自然纷纷都向第一个采访到long,因此之故,long目前的公开经纪人陈可盈这段子来,几乎成了话务员,每天一开就就有数不清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大部分都是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要求采访的,少部分也有神通广大的long歌迷,对long表示祝贺和仰慕的……

    因为陈锋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就更加的让陈可盈这个经纪人难做了,毕竟其中不少的媒体在世界上都是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她可不想将这些媒体一下子都给得罪了。为此,她只能尽量在拒绝的时候,使用各种委婉的语气,这可比演戏累多了。最后,还是陈锋发现了她如此做后,看她可怜,自己让她将自己的工作手机给关机了事。

    而另外一方面,陈可盈这边焦头烂额,陈锋也不好过,刚开始还好,什么县电视台,市电视台,省级报纸什么的,都不知从哪里得来了他的私人手机号码,纷纷给他打电话要求采访,但陈锋自然都是一一委婉的拒绝了。不过,随着专辑热度的升温,这媒体的档次也渐渐升高,最后自己的下属电视台香港亚视也对他发出了邀请,央视自然也不甘人后,已经第N次向他发出了采访请求,因为之前陈锋已经好几次拒绝了他们的采访要求,只是在自己和他们合作的纪录片中出过镜,算不得央视真正的采访,更何况这次人家央视很给面子,直接一个负责节目制作的副台长打来了电话,而且居然七拐八绕的跟自己干爷爷的前秘书黄曲波扯上了关系,两人居然是大学同学。黄曲波现在已经调任中宣部担任副部长一职,分管新闻局和出版局,虽然在部里排名不前不后,但手里的实权还是相当大的,记得当年就是他暗中出手让国内乱曝陈锋花边新闻的那些国内媒体集体失声,从此后,long这个词语几乎都没有出现在国内的任何传统媒体上,知道这两年才略有改善,但国内的媒体依然将陈锋视为一个忌讳,不敢对其进行任何的负面报道,之所以如此,可以说完全是黄曲波当年整顿的功劳。陈锋心想,这个副台长既然知道了自己和黄曲波认识,自然也八成知道了自己和干爷爷的关系,虽然这次黄曲波没有亲自打电话过来让他去央视,但既然这副台长抬出了这位老同学,想必也是得到黄曲波本人的默许的,陈锋这个面子却是不能不给的,正所谓投桃报李,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

    陈锋虽然有些清高,却是不能不涉足其中。因此,陈锋最后犹豫了一阵后,还是点头答应了这个正式邀请。

    既然答应了央视的邀请,陈锋顺带着也就答应了亚视的邀请,他也想趁此去香港看看一个多月没见的小儿子。

    既然已经接受了央视的采访邀请,陈锋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终于走出了宅了一个多月的家门,这一个多月他除了早上锻炼之外,几乎没有跑出过家门半步。

    陈锋这次要去央视参加的是《艺术人生》栏目,对于这个栏目陈锋自然不陌生,前世无聊的时候,陈锋可是经常看的。

    《艺术人生》栏目以其“安静、大气、典雅”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她全新的传播理念,平民化的独特视角,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跌宕起伏的环节设计,在每周五晚上使你与嘉宾一起分享人生的精彩时刻。

    这个栏目的一大特色就是聚集国内外演艺明星,现场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基本上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影视明星都上过这个节目。本栏目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人物访谈节目。追求“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与演艺明星共同分享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使其成为央视的一大收视热点。

    《艺术人生》栏目2001年成立,也就是去年刚刚成立,他成立之初就向陈锋发来了采访邀请,当时陈锋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拒绝了。而去年年尾的时候,《艺术人生》再次向陈锋发出了邀请,陈锋再次拒绝,而且因为红叶大肚子的缘故,更是对央视的《春节晚会》剧组的极力邀请,使得这一年的春节晚会失色不少,更是让无数的国人失望不已,因为之前媒体上就有过报道,表示陈锋将在当年上春晚,而陈锋若是没有红叶怀孕这件事还真的有上春晚的意思。

    如此两次拒绝《艺术人生》的邀请,想必在其栏目成立至今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但没想到这次《艺术人生》栏目组还不死心,居然请动了这位刘姓副台长亲自出马,还借用了黄曲波大学同学的关系,才算是把陈锋给请来了。

    陈锋去年两次拒绝《艺术人生》的邀请,固然是因为红叶大肚子的缘故,但另外一个缘故却是因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朱骏,他前世虽然希望看《艺术人生》,但对主持人朱骏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这一世也同样。至于为什么没有好感,陈锋自己也说不出一个真正的原因,就是觉得看他有些不顺眼,尽管他的履历很光鲜,让回忆起他个人履历的 陈锋心中也是有些佩服,但佩服归佩服,但还是一下子难以改变他前世就有的这种不好观感。

    朱骏1965年生于兰州市,1982年入伍,由于受作为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首席单簧管演奏者的父亲的熏陶,自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在11岁时便开始学习单簧管演奏。凭着这一技之长,成了部队业余宣传队里的一名演员,从此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在业余宣传队,他由单簧管演奏,到唱歌、说相声、小品、快板、跳舞,他无所不干,无所不能,为此,战士们戏称他为“全活”。也是凭着这一特长他在1984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参加了三十五周年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