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4章 中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4章 中视 (第2/3页)

洪水;中视大楼的一楼及地下楼被洪水淹没,不少旧节目的资料带遭洪水冲毁。中视紧急将抢救出来的发射设备搬到台北市忠孝西路崇圣大楼十九楼的中视北部新闻中心办公室,作为中视各节新闻的临时录影地点;并以自行发展出来的洗带方式,复原了一部份的资料带,让日本Sony原厂的专业技师都极为赞叹。现在中视综艺台播过的旧节目,有些就是当时抢救成功的。

    最早的中视商标,是在一个红色的电视屏幕形状图案的正中央加注横排的“CTV”三个白色大写英文字母。而“中国电视公司”六字的楷书标准字,是从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的楷书字迹之中集字而成,寓意是效法孙先生服务人群的精神。1997年10月31日以后,中视甚少同时使用这六个字,比较常使用的是其中的“中视”二字。这六个字至今仍然留在中视大楼的外墙上。

    陈锋的车队来到南港区重阳路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中视大楼外墙上的“中视”标志,按是车队行进到这里却是进不去了,因为这里整条街大堵车。

    很显然,这里之所以堵车,完全是因为台湾中视这两天在自己每个电视频道上的每个半个小时不间断的电视预告,而预告的内容就是long将在今天下午三点正应邀担任这期《我猜》节目的嘉宾,而且中视更是史无前例的决定对这期综艺节目进行现场直播。

    听到这个消息的观众,自然都是争先恐后的想过来中视担任这期《我猜》的现场观众,近距离的领略long这位巨星的风采。

    车队不能继续前进,大家自然都只能下车,派人保卫陈锋安全的台湾警察,都是警队的精英,陈锋本身这边的二十名保镖和三十名武警更是不用说,都是千里挑一的角色,再加上全副武装,手持巨大警盾的防暴警察,整个队伍近三百人,浩浩荡荡的向着中视大楼进发。

    他们这一行如此大的阵仗,另外再加上盘旋在他们上空的两架警用直升机,想不引人注意都难。大家不用猜都知道long来到了。

    于是,沿途的路人和歌迷们都是纷纷的向着他们聚拢,试图近距离的领略陈锋的风采。

    “long!”的呼喊声更是响成一片。

    但在这群实力强悍的防暴警察开道小,还不算是十分密集的人群便没有阻挡多久。十来分钟后,陈锋一行还算是顺利的抵达了中视大楼底下。

    而此时的中视大楼底下也早已是聚集了至少近百名的警察和中视警卫人员,堪堪在大门口组成了几道人墙,阻止那些情绪激动的歌迷进入。

    等到陈锋一行来到后,他们则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马上配合着,将陈锋引进了中视大楼。

    中视大楼现在分为四大区块:六个电视摄影棚及制播控制系统、布景制存空间、行政管理大楼、电视参观带。六座摄影棚依功能性可区分为:综艺棚(一、六号棚)、戏剧棚(三、五号棚)、新闻棚(二、四号棚)。

    这次为了现场直播long的特别节目,中视方面特意将两座综艺棚合并做一处,将面积原来的面积扩大了近一倍,能容纳近千人,但考虑到安全方面的缘故,除了主持人、嘉宾和工作人员外,现场的观众,中视方面只严格筛选了300人。

    陈锋一行在台湾中视传媒董事长李建江等一干领导的亲自带领下,来到了这间特意被加大的摄影棚,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我猜》的三位主持人:吴宗宪、阿雅、杨晨林。

    “long,我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吴宗宪率先以一副眼泪汪汪、激动万分的表情向着陈锋“急冲”了过来,双手紧紧握住了陈锋的手。

    陈锋在前世就是一个《我猜》的忠实观众,当初他大学期间,寝室几位室友主要的娱乐项目除了打游戏外就是在网上看《我猜》了,每每总能给人带来笑声和愉悦轻松的心情。时间久了,自然对宪歌的为人有所了解,就像是认识了很久一样。这也是陈锋之所以答应来参加《我猜》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他比较喜欢这个节目。港台的不少娱乐节目主持人(这股风气已经蔓延到内地)越看越像古代受尽达官贵族欺凌的伶人,一上节目就抓狂地装疯卖傻,玩假幽默真恶俗,取悦观众,甚至一个赛着一个下流,去争可怜的收视率。人性本恶的原义,你看这类节目和台下开心的欢笑就明白了。要问你喜欢不喜欢,估计也是大多数人都一样,赚了便宜,还来卖乖,把抨击的词汇劈头盖脸地砸过去,声讨它,顺便显示自己品味不俗。当然,这大多数人中的大多数人,把看这类节目当成消遣和调剂,不可能也没那个时间守在固定的时段做他们的粉丝的。这类以下蛊整人为主的娱乐节目中,吴宗宪是大哥大。如果恶俗也算艺术门类的话,他简直就是台湾综艺界的开山鼻祖。于是,他一度成为时尚和话题。他有一则语录:“我之前说过我是人前显贵,人后垂泪。把欢乐带给别人,把悲伤带给自己。欢笑与悲伤是一比一的,你要随时达到一个平衡。我在台上像个神经病,下台要还是那样就是疯子了,所以我下台后就格外地话少,甚至不大愿意和别人攀谈。”当然,他这话是不大靠得住的,否则怎么会有接二连三的情债被曝光。但他同样表明了一点,那就是作为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他完全知道自己在台上搞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像个神经病。

    问题就在这里,明明真的像个神经病,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市场以及天价的出场费?这就反证了我们的内心其实对恶俗是多么的迎合。我们以为他的搞怪、无厘头、整蛊、随便的胡说八道,乃至下流,都能够算着幽默,也就是说,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幽默这一词的涵义扩大化了。

    如果要追本溯源,通过简单的比较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相对吴宗宪的神经病,本土的很多综艺节目那才叫一个弱智。那是标准的拾港台牙慧的产物,他们甚至在假装恶俗,或者说亦步亦趋地往港台式的恶俗靠拢,比如男主持人大竖兰花指、女主持人玩撒娇、男女主持人的打情骂俏。吴宗宪的无厘头,有时候还能叫你捧腹一下,而大陆的主持人常常在盛夏给你带来阵阵的寒意,浑身的鸡皮疙瘩。这种现象可不仅存在于综艺节目,相声、小品、电影、电视剧等等无不如此。这就好比伪君子和真小人之分别,真小人固然可恶,但我们知道他的底牌,所以不惧,而伪君子或者装伪君子的人就可怕了,他拿肉麻当幽默,而且还弄得很庄严,简直是逼着你反胃,你不恶心就跟你没完似的。

    陈锋本人对吴宗宪还算是比较欣赏的,一个是他的风趣和随机应变临场发挥的主持风格,另外就是他这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平民化的性格,说他庸俗也罢说他流氓也罢。但事实上,他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是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欣赏。尤其是他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让陈锋更是由衷佩服的。他十六岁时只身前往台北发展,拒绝家里的经济资助。他住在顶楼加盖的简陋房子裏,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1987年,吴宗宪的第一张华语专辑《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发行,但是歌红,人不红,吴宗宪因此转战综艺节目。1993年,吴宗宪参演了华视综艺节目《钻石舞台》的短剧单元,其实也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1994年,吴宗宪的第一张闽南语专辑《真心换绝情》发行,主打歌《真心换绝情》被中视闽南语连续剧《火中莲》选用为片尾曲,再度红极一时,并获得该年度金曲奖。1995年,吴宗宪成为华视综艺节目《笑星撞地球2:战神传说》外景主持人。此后,吴宗宪担任台视《超级星期天》节目固定班底与《天天乐翻天》节目主持人後逐渐打开知名度。之後,他加入中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节目主持群,成为台湾最知名的节目主持人之一,与张菲,胡瓜,张小燕并称“三王一后”。他凭藉独特的主持风格迅速窜红、收视率居高不下。吴宗宪的反应快速与机智灵活程度在台湾演艺界堪称一流,几乎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形成独特的“吴氏搞笑风格”,由于常用流行的网络用语,还有外型并没有中年男子的发福情形等,让其在年轻人观众中颇欢迎;但主持风格喜欢挖苦别人、爱开黄腔、不尊重女性与自身负面新闻不断等,让其颇受人诟病。

    宁做真小人,勿做伪君子,大概就是吴宗宪的写照了。

    陈锋被他双手握着一点也不拘谨,很是自然的问候道:“你好,宪哥。”

    吴宗宪先是一愣,接着一副受宠若惊的惊喜道:“好好好!我今天可是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能得到你的一声‘宪哥’称呼,我可是幸福死了,呵呵。”

    阿雅这时候也是急步走了上来,满脸通红,显得非常激动和害羞的样子,向陈锋问候,“你……你好……long……”

    不了解她的人见她如此一副害羞的样子,肯定会大跌眼镜,这明显跟她平时在节目中表现出的外向、大胆、敢言的性格完全两样。阿雅一直以来以自然不做作、诙谐逗趣的表演方式,使她在主持及表演戏剧方面占有一席之地,1999年发行了个人第一张专辑《照过来》,以一首《剉冰歌》红遍海峡两岸,除了逗趣的表演方式,阿雅反应极佳,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也渐渐的流露出在主持方面的天份,1999年,接下大型综艺节目“综艺旗舰 Hello Jacky”主持人一职,个人主持风格大放异彩,阿雅的认真态度及深受青少年族群欢迎的表演方式,让她专辑、节目主持、各式各样的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