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网站上线 (第3/3页)
,对外招人,一切以技术优先。此外,陈锋也是一次性注资两千万美元给youtube,让其尽可能扩容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现在youtube虽然只是试运行几天,但已经在美国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重视。而且,陈锋相信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追求是及时性和准确性,而youtube就给了这些信息尤其是影像资料的传播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就YouTube提供的网络视频分享来说,进入的壁垒便不高,或者唯一的壁垒也许就是大量的资金,在原来的历史中红杉投资基金首轮注资350万美元,之后又投入了800万美元。
不过,投入的多,也代表着产出的多,其中蕴含着极大的投资回报率,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
分众传媒的首席运营官陈从容曾说过:电视产业在晚上的黄金收视时间两个小时之内,就堆积了接近400多亿的广告费用。
我们说,今天一个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办公室文员,六点下班之后,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辗转回到小区,他或者她的朋友会说,既然如此,不如吃了饭再上楼,于是他们真正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传统上的黄金时段。而且人们的工作时间也变得多样化,传统上上班的时间在休息,或者传统上休息的时间在工作,体现了社会的丰富性。
YouTube揭示了一种可能,晚上7点到9点的黄金时段一下子被“蹦”了开来,广告主,有可能基于小段的视频,推广他们的产品。其实他们怎么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人已经有“脱媒”的倾向。
实际上,传播途径改变了,内容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就像原来的历史中陈士骏说过的:“人人都渴望成为明星,人人都渴望交流、分享和获得反馈。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人们学到新知识、发表个人观点、和志趣相投的人分享经验。”
陈士骏理解这种变化,仍然只是一个方面,既然立意是媒体,那么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YouTube很关键。陈锋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期不断的砸钱,让人们接受youtube这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形式,由此改变人们的媒体观念,甚至可以用youtube替代现在传统的媒体。
只要让人们接受了youtube这种新型的网络媒体,那么陈锋先期投入的这些钱自然很容易就能收回来,在原来的历史中从在youtube在经过两三年的稳定期之后就开始盈利了,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搞定了youtube这件事后,陈锋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关于facebook公司的组建和上线了,在原来的历史中,明年二月份就会上线,而这时候,想必他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已经有了这个想法,说不定已经在尝试了。
所以,做为经纪人的陈可盈自然是有些悲剧了,他要继续留在美国,筹备facebook公司,首先要做的自然还是招聘一个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不过,因为时间上的关系,陈锋便没有等经理人到位后再将网站上线,而是在内部进行了一些测试之后,就将facebook在美国上线,进行试运行了,首先面向的社区公众,而不是学校的学生,这个跟原来的历史自然有些出入。在原来的历史中,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在之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 、特福茨大学Tufts,以及罗切斯特大学 Rochester、斯坦福 Stanford、纽约大学 NYU、西北大学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加入进来。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du,.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网络,比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的。
而现在陈锋因为没有校园优势,自然只能从地区和一个社区开始。
不过,只要找到职业经理人后,陈锋自然也是可以参照之前youtube的模式,将马克扎克伯格高薪招收进来给自己打工。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陈锋主要在忙的就是facebook的试运行和管理,而youtube的那边的事情自然都交给埃德森、陈士骏他们来接手了,而他们表现出来的在这方面的工作天分和能力让陈锋很是满意,也让陈可盈感到惊奇,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老板会不会掐指算命,在两百多个人当中,自己没有直接面试过,只看他们的个人档案资料就选定了人选,而且现在证明这个埃德森的个人能力却是很不错,既有技术又会管理,正是他们这种it公司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陈锋也仿佛未卜先知般专门从paypal挖来了陈士骏他们三个人,现在也渐渐证明这三个人的工作能力却是非常出色,尤其是做为技术主管的陈士骏在这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提出了对网站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事后证明这种改进更加切合用户的需要。
而在这一个星期当中,陈可盈找到了不下一百人的职业经理人资料传给陈锋,但结果陈锋都不是很满意,这让陈可盈只能埋头继续通过猎头公司和网络搜索查找让陈锋满意的职业经理人人选。
在周六的时候,在陈可盈再次传来的资料当中,陈锋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满意的人选,一个名字叫艾琳.惠特曼的中年职业女性,今年只有三十三岁,具有MBA经济学硕士学位,曾经担任过三家小型公司的主管职务,而她前一个职位就是一家网络教育公司的行销总裁,而后这家公司重组转让,她便主动辞职了。陈锋看中的除了她的学位和工作经历外,另外还有的就是她的年轻了,facebook是个新型的事物,刚开始自然只有年轻人才能接受边将其传播,然后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而她前一个职务是个行销总裁,这一点自然也是非常看中的,facebook先期是要大力推广,这就需要她的这份工作经历和人脉了,而且她此前从事的网络教育行销,facebook接下来要面对的群体主要也是学校教育这一块,自然非常契合。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还是陈锋的直觉,他在看到艾琳的个人资料后,就觉得她非常合适这个职位。
所以,陈锋当晚在看过这份个人档案之后,便直接给陈可盈打去了越洋电话,让她马上聘用这位艾琳.惠特曼,
年薪也为五十万,若是将来干得好,可以给予一定的股份。
陈锋开出的条件对她这样的人才还算是比较不错的,艾琳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很快便答应了下来,便通过委托猎头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便马上走马上任。
而艾琳上任后,陈锋交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当然也是挖人,挖的就是现在还在哈佛大学读书的马克扎克伯格。
马克扎克伯格,在原来的历史中是Facebook的创办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据2008年《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5亿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他作为牙医和心理医生的儿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是个电脑神童。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很多业内公司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微软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后不久,他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 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Zuckerberg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
当然,这只是原来的历史,而现在陈锋已经捷足先登抢先注册了facebook的商标,并且现在这个社交网站已经在美国上线了。
考虑到扎克伯格曾经拒绝过微软的高薪邀请,陈锋自然也明白这次艾琳不一定能够成功。为此,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将来有可能跟他做为竞争对手,当然陈锋自然也可以选择做他们的投资人。想必他们现在刚刚开始创业,肯定非常缺少资金。若是这时候能给他们投资,将来的投资回报率肯定非常的可观。
果然在第二天晚上传来了回讯,说是扎克伯格拒直接拒绝了艾琳的邀请,而且艾琳也传回来了一个讯息,扎克伯格他现在还真已经开始在开发类似他们facebook的网站,并且已经争取到了一部分的创业资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