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九十章 必须拆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千九十章 必须拆掉 (第2/3页)

朝换代、沦为大唐藩属,苏我氏还是这片土地上的顶级门阀。

    天王寺拆除,则苏我氏的声望彻底崩塌,任谁都知道唐人对苏我氏再不重视,岂不群起而攻之?

    李泰淡然颔首:“孤拭目以待。”

    心里有些好笑,房俊这厮在长安的时候也只能评以“恣意”,可是一旦出了国境、身入番邦,则必须以“狠毒”来评价。

    他在前来倭国之前,对于倭国境内之大致局势都有所了解,毕竟兵部衙门那里有关于倭国的各种信息自数年之前便不择手段予以收集,可谓车载斗量足足装满了两个屋子,上至倭王传承、神祗类别,下至民生状况、田土贫沃,世家门阀之具体情况更是细致入微。

    苏我氏虽然号称除去倭王之外的第一门阀,但其本身与大唐门阀之实力便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加之倭王权力斗争之中损失惨重,想要在难波津修建一座王宫几乎要倾家荡产。

    但在房俊以“拆除天王寺”的威胁之下,却不得不砸锅卖铁承诺修建王宫。

    等到王宫建成,苏我氏必将元气大伤,意欲恢复往昔实力依旧具备与物部氏、大伴氏等等倭国门阀竞争之实力,只能愈发紧密的向大唐靠拢,借用大唐的资源壮大己身。

    李泰明白房俊这是在向他“传经布道”,教会他要如何治理倭国,如何调教倭国门阀。

    “坏人”房俊自去做了,他将来只需“施恩”即可。

    ……

    等岑长倩一行人抵达,早已备好的酒菜便送到偏殿,诸人分餐而食,席间对“扶桑国”之治理展开讨论。

    岑长倩被李泰“钦点”为国相,不仅说的最多,亦是提纲契领。

    当他说到“扶桑国”土地贫瘠、物产匮乏,应当大力发展渔业以及商贸,吸引更多唐人来此安置作坊、并且于赋税之上予以优惠甚至减免,从南洋购买稻米……在座几位倭人面色非常精彩。

    这位看上去尚未而立之年的大唐年轻官员,坐在国主、太尉这等大人物旁边言之有物、侃侃而谈,那份自信光芒笼罩全场,令所有倭人自惭形秽。

    物步足利扭头看着自己身边“安静如鸡”的儿子,摇头暗叹。

    物部麿本就是倭人之中的青年才俊,去往大唐“留学”之后更是见多识广、才具出色,稍有人及。然而此刻与大唐真正的俊彦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或许国势高低,其根本便是人才之高下。

    大唐如今蒸蒸日上、盛世煌煌,便是因为有了一代杰出之人杰。

    而这般盛世又能够反哺向下,缔造出新一代见闻广博、文韬武略之人才,彼此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李泰听闻,击节赞叹,对房俊道:“素问岑长倩乃书院学子之中的佼佼者,才具出色、胸有锦绣,此番将他要来担任国相,我可高枕无忧矣!”

    房俊却是哼了一声,脸色不大好看:“如此人才屈居倭岛一隅,实在暴殄天物!若非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