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真是中国人 (第2/3页)
奇兴奋的表情不亚于魏拯民,自顾自沉浸在对大工业制品的艳羡中,不由自主发下誓言,“英国佬还能造出这样的飞机?甭神气,我们一定能造出更大更好的飞机来,到时候迁安同志就不用求别人了,找我就行了。”
魏拯民笑笑没有吱声。一国援助另一国是形式决定的,可不是脑袋一热说什么就有什么,不过诺维奇对马迁安兄弟情义可嘉,没有必要打击他。
魏拯民不仅以最快的速度从苏方那里要来了专列,运送了大批武器弹药到此地,还带来了训练已久的原延安炮兵学校的部分干部战士。
炮校的人是去年跟随刘顶进入的远东,在契沃采夫兵工厂兵工厂里一边学习一边训练,除此之外炮校也积极扩充人马,从被抗联陆续送入苏联的劳工里面选拔了大批学员补充进来,如今兵强马壮盼望着与鬼子一战,本次机会难得,应马迁安的要求,史大岭同意放行的机会,炮校一下子抽调了一多半的学员编成一个八百人的支队,准备回国参战。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契机的出现,在有心人的组合下,各方力量大汇集,整合出来一支有着共同目的的强大集团。
马迁安有如此“雄心壮志”,他要利用优势的炮火打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仗,大仗所产生的乐观的结果任谁都不可能忽视,也就迅速吸引了包括苏方和抗联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关注,不遗余力的帮助他达成最终目的。
虽然大家心中都明白,即使马迁安打赢了这场战斗,所消灭的日军也不过数千之数,对抗联面临的总体局势并不能做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观,但却可以称为一次鼓舞士气扭转战局的开端性战斗,理应尝试,有了一,二还会远吗?
桑德兰终于缓缓停靠在临时简易码头边缘,固定好锚链后,机组成员陆续跳上了深入湖中的木板栈桥,疾步向魏拯民这里走来。
魏拯民也顺着栈桥向前疾步赶去。诺维奇紧随其后,随即他惊讶的发现机组人员竟然都是东方面孔,与他想象的机组人员都是英国人不同。诺维奇惊奇的喋喋不休,“魏同志,你看,他们竟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