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就是生活 (第1/3页)
三年时光,弹指而过。
刘备此时站在院外,目光看着远处的郁郁青山。心中无喜无悲。此时已经是熹平二年,癸丑岁,西历173年,刘备12岁。皇帝刘宏在位。三年居家守丧,让刘备的性子渐趋沉稳。刚开始,一个人待在书房内。没有后世的电话,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网络。刘备一点也不适应,茫茫然觉得好混乱。想看书,却是一点也看不进去。出又不能出去,更加不能吃喝玩乐。让刘备觉得无比郁闷。最后在不断提醒自己是天命之人,要做大事的。一定要能忍耐。才渐渐坚持下来。到得最后,却也能拿着书简看得滋滋有味了。三年间,刘备不但把父亲的藏书全部看完,最大的成就却是练就了一手好书法。
后世的李灵就写得一手好书法,他自幼习贴,专攻欧阳询与柳公权。此二人,后世皆在楷书四大家之列。更绝的是。二人书法俱以笔力险劲而著称。欧阳询书法脱胎汉隶,先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人作《书断》称赞欧阳询的书法:“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欧阳询在唐代时便大名远播四海,那个时候,连朝鲜人也特派使臣来求欧阳询的墨宝。而宋朝的《宣和书谱》更是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另一位柳公权,吸取王羲之,欧阳询与颜真卿之长,楷书以瘦劲匀称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在民间有柳字千金之说。后世人人皆知写得一手好书法,很受人尊敬。在古代,更是如此。向来有以字观人的说法。心正则笔正,这也是柳公权大力提倡的。刘备自然懂得个中道理。于是三年中,便是不停苦练书法。而书法,却是可以使人迅速宁静下来。刘备有时兴之所致,便提笔在墙壁上如张旭般大书特书,只是张旭乃草圣,他却是只是楷书精通。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