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的开始 (第2/3页)
没这么好运了。最多分点钱,贵族身份却是没有了。大家自生自灭吧。只是刘胜没想到,他弟弟汉武帝会这么狠。元鼎五年,找个借口,刘胜二十个儿子,便有十二个失了侯爵。刘贞这倒霉孩子便在其中。
好了,失了侯,刘贞就拿着点余财,在涿县定居了下来。刘贞从小娇生惯养,又不事生产,那丁点家产估计也是迅速挥霍一空。到了他儿子一代,做个富家翁都是不可能的了。便彻底沦落为草根。在楼桑村一代代繁衍下来。到刘备这一代,却是说不清楚多少代了。族谱不知道是从来没有修过,还是散失了。反正刘备是没有看见过。不过,对自己的皇族身份,却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哪怕是有怀疑,也要装做没有。
村子里的族人们大部分都是地道的农民,没有进过学的到处都是。如果以前有人指着这帮泥腿子跟刘备说这是某某皇孙,某某皇孙,那是打死也不敢相信的。可现在,轮到自己身上,还就偏偏信了。幸好多年的积淀,或者说是刘姓族人身上皇族的包袱的压迫,终于出了一点成果。培养出了一位人材刘雄,也就是刘备的爷爷,当然,这位被举为进行孝廉的刘雄,最大的官也就是东郡范令。就是东郡范县的县令。七品芝麻官一个。可在农民眼中,已经很了不得了。也许这一辈子能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一县令。只可惜,刘雄死得早,还没有来得及把他儿子刘弘安排好,便匆匆走了。还好刘弘人比较聪明,脑袋读书也比较好使。虽然没有父亲罩着了,却也硬是凭着真本事在涿县找了一份事,在县丞手下当一名文书。捧着铁饭碗,每个月有固定的薪水,比起自己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族人,总是要好一些的。刘弘很满足。有空便带老婆孩子四处逛逛,给刘备买点好吃的,给老婆买一两件小物事。然后回家教刘备念书。这种日子,惬意得很哪!
只可惜,刘弘比他老爹刘雄还短命。刘弘还打算多勤奋点,争取让县丞大人满意,然后再送些孝敬,让县丞跟县令大人讲一讲,能不能在推举孝廉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名额。如果能举孝廉,那做官就容易得多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病啊,说来就来了。还越来越重。早先没在意,可后来一直不见好,刘弘自己也慌了。到得后来,刘弘也明白自己多半也好不了了。便让夫人停止延请大夫。可能是平时刘弘对老婆太好了的原因吧。刘夫人坚决的说了NO,大夫继续请,药也抓个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