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打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打猎 (第1/3页)

吃过晚饭后,刘恒兄弟二人扛着块门板过来了。刘备疑惑的问题:“从哪弄来的啊?不会是从人家门上卸下来的吧?”

    刘恪笑嘻嘻的说着:“没拆人家的,我拆我自家的了。嘿嘿!”刘备一阵无语。又与他兄弟二人说了阵话,约好明天一早二人来喊刘备,刘恒二人便回家了。

    刘备回书房,把托架上的弓,双手捧着了下来。取下弓套,这张短弓,还是七岁时,父亲刘弘送给他的礼物,弓胎是黄梨木,弦是用牛筋与麻绳绞纽而成。父亲亲自忙了许久,才做好的。弓身上方,用刀刻着刘备二个隶字。刘备闭上眼睛,轻轻抚mo着这张弓,细细摩挲着,而脑海里那个原本已经模糊了的男人的音容笑貌又渐渐清晰了起来了。良久,刘备睁开眼睛,想道,好久没有射箭了呢!又想起前世的时候,自己可是汉文化运动的狂热者,经常参加一些传统活动,还是上海某文化社团射艺队正式成员呢,箭术虽然不能说最好,却也屈指可数了。

    过了片刻,刘备回过神来。把弓身往自己脚下一绞,把弦上了上去。弓如果长期不用,就得把弦给松下来,这样利于对弓箭的保养。刘备食指中指扣了下弓弦,发出嗡的一声长鸣,似在欢快的回应着刘备。刘备一时兴趣大增,便提着箭囊走到院中。把二十枝羽箭全抽出来,插在脚前的地上。然后屏气凝神,弯弓搭箭,脚下固定,身体微微前倾,两膀前撑后拉,顿时将弓拉了个满圆。刘备瞄准前方一棵树,右手一松,羽箭如流星般划过,牢牢咬在树身上。

    刘备微微一笑,此弓拉力大约三十斤左右,十二岁的他使用刚刚好。汉制一斤为250克,也就是说汉朝三十斤等同于现代十五斤左右。这点份量,对于练过的刘备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刘备又连连把二十枝箭全部射完,只有三枝脱靶没中,又玩了会,天终于黑了下来。刘备便收好箭枝,擦拭一番收拾好后,便往前厅向母亲请安。说了几句话后,便径自往自己卧房去了。

    夜幕幽叩着窗棂,乡间的夜晚,寂静无比。三年前刚来到汉朝时,面对没有电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的日子,刘备可是难受了许久,每到夜晚,习惯熬夜的他更是难过。古代可不比现代的灯红酒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而宁静。楼桑村便是如此,倒真正是如后世网络所流传的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现在的刘备,早就已经习惯成自然。卧在床上,静静听着春虫的啾鸣,还有偶尔的犬吠,不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刘备便已经准备好,一身粗布劲装,手持短弓,斜挎箭囊,倒也似模似样。其他东西倒是没有准备,刘备也知道,今天主力是二位堂兄,自己么,最多算个要酱油的。

    出得门来,三人汇合后便往前山出发。楼桑树处于一块盆地,前后是一些矮山包。蜿蜒连绵。而村中间沿着通向县城的道路,却是一条河,河水向上游经过楼桑村往涿县绕城而去。涿县此地多丘陵平原,矮山不是很多,却也不用担心有甚大的野兽。是以,刘恒兄弟便放心带着刘备进山打猎。随行的,还有一条大狗,全身黄毛直竖,精神抖擞,嘴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