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新年(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新年(下) (第2/3页)

嘿!”刘恒脸一红,刘备哭笑不得,道:“与我去我家,写好回去贴好罢。最好午饭之前贴好。”后世贴对联,总是大年三十一早,便与家人贴好。是以到得如今,也还是这个习惯。

    刘恪连声道好,便与刘恒拥着刘备,三人大袖飘飘,往刘备家而去。

    刘备到得家中,便直奔书房,书就一副“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与刘恒兄弟。他二人家中也有要事,又是除夕之时,便不多待,卷起春联,道声谢,便又匆匆见过刘夫人,一溜烟似的跑了。

    刘备便见过母亲,又至父祖灵位前祭拜过后,便开始与刘夫人一起忙碌了。家中刘夫人与简夫人已经是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刘夫人便拿出一块从中破开的呈粉红色的木块与刘备,吩咐他到院门口去换过。刘备接过木头,一脸茫然。前三年在家守丧,又一心读书练字,谋划将来,年关时除了吃饭便没有怎么出来过,家里家外一切皆由刘夫人操持。此时竟不知道到院门口换木头是什么意思,却不好意思问及母亲。便走到院门口,抬头一看,只见院门横木之上,挂着一块木头,只是颜色已经深暗,经过一年风雨已经腐朽多时了。刘备脚尖一踮,便轻轻托住木头底部,取下木头后,便解下木头上的麻绳系于新木块之上,再又重新挂了上去。刘备拍拍手,看着自己新挂上去的木块,那片红色,在雪色中是如此的显眼。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王安石的诗在脑中一划而过:“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这便是桃木。脑海中便不由想起一个典故来。

    除夕,乃是辞旧迎新之日。据故老相传,远古洪荒之时,有凶兽曰“夕”,以百兽为食,冬季猎物少时,便以人及家畜为食。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在与凶兽“夕”斗争许多年后,有一名少年发现,“夕”好像特别怕红色,火光与响声,于是便提议人们过年时以红桃木挂于门口,大年三十之日彻夜燃烧竹子,篝火不熄,人们在家宴饮喧哗,直到通宵。凶兽“夕”到得人类聚居点后,发现家家户户门口挂红桃木,门口又有竹子燃烧时噼噼啪啪声之不断,火光冲天,家中人声鼎沸。便吓得一头闯进深山,再也不敢出来。一夜平安无事,大家平安到得天亮后,不由大喜。互相祝福道喜,庆祝胜利,而后便把年三十晚上称之为除夕。

    就这样,除夕之日,门口挂上桃木,通宵大火不熄燃烧爆竹,然后年三十晚上守岁的习俗便这样流传下来。到得后来,以讹传讹,又不知谁传出桃木镇鬼避邪,便又在桃木之上刻上上古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分挂于左右。这便是春联最早的来历。又不知什么时候,人们便开始纷纷于桃木之上书写一些祝福祈愿感叹的话,这便是春联了。

    后世除夕之时,贴春联,吃团年饭,然后长辈发红包,守岁看春晚。到了东汉,便也差不多,只是没有春晚可看罢了。

    刘备换好桃符,便进得门来,与母亲搬些柴禾竹节,堆于院落一角,准备晚上点燃大火。简雍也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