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上巳节(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上巳节(中) (第1/3页)

五日时光,弹指而过。大汉熹平四年三月初三日,上己节。刘备一早早起来,以兰汤沐浴后,齐整衣袍。出门寻卢毓而去。

    上巳节,是古代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春秋时便已经流行了,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论语》有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得汉代后,便固定于三月初三这个日子。《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

    那么,这个日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这个日子在殷商时期便已经形成,当时由政府安排女巫主持,是当时人们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活动。古时候人们认为,此时季节变换之时,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风俗通义·祀典·禊》)。而古时候,兰草被视为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故古时祭神之时必斋戒,斋戒则必沐浴,沐浴则必用兰汤。兰草又与神灵联系起来。是以,到得后来,兰草便在百姓心中有了驱邪除秽的效果。于是,上巳节日时,大家要到水边,手持兰草,洗除自己身上的邪秽灾病。这就是上巳节的由来。

    流传到汉代时,这个节日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盛会,活动项目也是繁多。除了最核心的修禊外,还有祭祀主婚姻生育之神高禖,以求子女,这是源于最早汉民族的图腾崇拜;文人雅士钟爱的娱乐活动曲水流觞,后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载的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