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黄巾乱起 (第3/3页)
,这个危难时候,看来是保举一人,皇帝就准一人哪!既然如此,不若。。。。。。嘿嘿,黄巾势大,咱家看你曹操怎么死!
于是蹇硕也躬身向刘宏道,曹操曹孟德,幼读兵书,精通武略,现在在朝中无所事事,可以随军出征。刘宏也大手一挥,准了,随左中郎将出征吧!
曹嵩知道蹇硕公报私仇,欲借黄巾之手除掉曹操,可是皇帝下令,却也无法,只是瞪着蹇硕直吹胡子。
于是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到时随皇甫嵩一起出征。
刘宏被下面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说教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眼看部署得差不多了。心想我大汉精兵一出手,尔等黄巾贼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好了,天下无事,回宫歇息去罢!于是刘宏打了个大大的呵欠,道:“众卿,可还有事?无事,退朝罢!”说完起身欲走。
下面班中走出一人,大呼道:“圣上,臣保举一人。。。。。。”
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宏打断:“保举谁?朕准了,还有,诸卿欲保举之人,上道表来,朕看过之后,若无意外,一一准了!”
走了两步,又回首道:“尚书拟诏,传命地方,命各地州县自行募兵,以抗黄巾,黄巾平后,朝庭大大有赏!”刘宏心中得意的想道,让各州县自己募兵去打黄巾,嘿嘿,这样,朕即轻松,又不用出钱。大大有赏么,到时国库空虚,各地残破,一句话,不就晃过去了么?大不了对平定黄巾之人赏几个虚职小官罢了。哈哈哈哈!
又有言官出列,奏道:“万岁,自光武以来,各地州县便无募兵之权,此时放兵权于地方,惹以后尾大不掉,难以收场啊!”不得不说,这个言官眼光真准,就是皇帝刘宏这么一个政策,以后各地豪强军阀无数,四处攻伐,导致大汉狼烟四起,分崩离析,从此,三国时代开始,大汉名存实亡。
刘宏不耐烦的挥挥手,道:“没什么,此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黄巾势大,朝庭兵将有限,财政紧张,无法派兵一一平定各地,朕命地方募兵以抗黄巾,即可平定黄巾反贼,又可消耗地方豪强实力,此乃一举两得之良策,有何不妥?至于黄巾彻底平定之时,朕再下诏让尔等自行解散即可,如敢不从,哼,北军难道是吃素的吗?”
众臣见皇帝说得大有道理,不由纷纷点头称是,那言官一想,觉得皇帝今天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自己确实有点杞人忧天了。于是,便躬身退下。放任皇帝离去不提。
刘宏这条政策,要说也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他刚才所说,也极为有道理。可想而知,如果将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那么按照刘宏的处理办法,一定可以迅速解决。只是刘宏什么都猜到了,却没有猜到自己的身体。他不知道自己这些年吃喝玩乐,已经大大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力。他没有看到黄巾彻底平定,便已经闭上了眼睛。等到他一死,朝庭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壮年皇帝的弹压,群臣你看我不惯,我看你不惯,纷纷攻击,朝堂大乱,偏偏他又在继承人上面犯下犹豫不决的错误,结果,让宦官与何进起了冲突,一顿火并,洛阳大乱,让西凉豺狼董卓捡了个便宜。董卓祸乱京师,关东诸侯讨董之后,各地州县各自为政,不服中央管辖的岁月正式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