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云际会(周五万字大章) (第1/3页)
PS:我晕。。。。。昨晚回来太晚,居然倒头就睡。真是罪过,好吧,先发一万字,明天后天继续每天一万字,作为补偿。请大家原谅!
中平三年,仍然是多灾多难,四处叛乱不止。
先是江夏赵慈起兵造反,杀了南阳太守秦颉。后又有武陵蛮族反了,最后快过年的时候,鲜卑人也来搅事了,起兵寇掠幽并二州。
五月出现了一次日食,太尉张延运气不好,于是被罢官了。古时候,对于异常的自然现象,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一例外都会恐慌。比如日食,比如冰雹,比如地震等等。人们只会认为上天要惩罚谁,当然,不可能是皇帝失德了。那么,就让大臣顶罪吧!查查史料可以看得到,位列三公的人,许多都是位置坐不长久的。很多都是因为哪里出现了一点异常,皇帝便会下旨免去其中一人的官职。或者是大臣自己上书请免。没办法,总得给百姓一个交待啊,哪怕这个交待是如此的虚假。
皇帝遣使者于长安拜率军征讨韩遂边章的张温为太尉。以前的三公,位高爵显,无一例外都是在京师拜官就职的。现在张温也算开了一个先例了。只可惜,拜了太尉的张温,一样也是拿北宫伯玉等人没办法。西凉这地方,本来就是胡汉杂居,胡人多汉人少。这块土地上从纳入大汉版图起,就从来没有少过纷争。这地方的人,个个都是争强好胜,喜爱争斗。西凉出猛将。这句话,是没有人怀疑的。三国中,西凉猛人最出名的除了董卓这个屠夫外,便是锦马超了。其他人,则是要失色不少。
当然,这些事情,远在幽州的刘备看完就算,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的。此刻的刘备却是正站在门外,焦急的来回踱步,甘倩马上又要生了。长子刘封两岁多了。但母亲刘老夫人仍然不满足,平日里老是催着刘备。这次甘倩,卢雪都有了身孕,可是喜坏了刘老夫人。总算是小心翼翼的护着两个儿媳妇到了现在。卢雪比甘倩要晚一个月生产,还早着呢,不过她此时在隔壁房内听着姐姐甘倩声嘶力歇的叫喊声,脸上却是苍白的很。心里不禁担忧自己生孩子时,是不是也是如此痛苦?
一个时辰过去后,房间里总算传来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喊,听到这个稚嫩的声音,内内外外的人总算是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刘备紧绷的弦陡然松了下来,却又被巨大的幸福所填满。他又有一个孩子了!从后世无意间来到大汉,一路奋斗到此时,他已经不再孤单。他有了家人,有了延续的血脉,他所有的拼搏奋斗都有了意义。
稳婆出来笑眯眯的向刘备行礼道:“大人,夫人顺利产下一位千金!”
是个女儿!刘备欢喜得要跳了起来,他急匆匆的奔进产房,婴儿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被布包了起来放在甘倩一侧。甘倩脸上都是汗水,见到刘备进来,动了一动,却是无力。刘备忙按住甘倩道:“倩儿,别动!”
甘倩歉意的一笑,道:“夫君,可惜是个女儿!”婆婆想要她为刘家开枝散叶的愿望有多强烈,甘倩自然清楚,只是这次却是生了个女儿。她觉得有点对不起刘备和婆婆刘老夫人。
刘备哑然失笑,这封建年代啊,还真是重男轻女。刘备捉住甘倩汗津津的小手,温柔的道:“倩儿,无论男女,我都喜欢,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你看,我们女儿长大后,肯定也是与你一样,是个大美人呢!”
刘备看着躺在一侧的女儿,皱巴巴的皮肤,只有一双明亮漆黑的眼睛,大大的瞪着,观看着这个奇妙的新世界。
刘备心中涌起柔情无限。就在这时,甘倩低声道:“夫君,替我们的女儿取个名字罢?”
刘备道:“好!”脑海里却是思索开了。这是他的长女,将来大汉帝国的长公主。取个什么名字做她将来的封号呢?希望她和将来自己的帝国一样,都是长久安乐,永享太平吧?那么,安乐?太平?不好,不好,这两个名字是大唐公主的封号,而且,历史上的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啧啧。。。。。。
那就长乐罢,将来打下天下后,要定都长安,要重建天下第一宫长乐宫和未央宫。那么,自己的长女就是长乐公主了,姓名就叫做刘丽吧。天生丽质,将来的长公主,一定是风华绝代!
刘备替女儿取好名字,又陪了会甘倩,便出去了。刘老夫人虽然有些遗憾这次不是个孙儿,但是孙女她一样也是喜欢,于是便留下来陪着甘倩。
刘备出门后,骑马出府,拐向了校场。他虽然称病拒绝了征讨张纯等人叛乱的旨意,但他更知道,精兵都是练出来的,现在还没有到他大规模扩兵的时候,那么,以一当十的精锐卒士就更显得重要了。而且刘备虽然对自己改变了历史有点惊慌,但他已经隐隐有了夺取幽州作为基业的朦胧想法。这一年多来,他隐藏锋芒,收缩于广阳,只是命令麾下众将努力练兵,以为应天下之变。
现在他麾下一班文臣虽然已经归心,但他终究还是不敢将他的野心全部暴露出来。曹操几十年也没有收服荀彧向汉之心,刘备可不认为自己会做得比他还好。也只有典韦关羽张飞等一班武将,才会无限的渴望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建功立业,才能体现出他们的人生价值。沙场争雄,这是一个武将的最终宿命。
刘备一骑奔至校场,直奔点将台,台上高高站立的典关张三将慌忙下来迎接。刘备笑着点了点头,又看看校场中整齐划一的练习着劈砍动作的数千士卒,不由大为满意。
历史上刘备的军队经常被打散,除了被刘备那伟大人格所吸引的死忠和涿县的乡党,每次都是吃了败仗后,身边就没有什么人了。现在他可不想这样。所以一开始接触军队起,他便高薪养兵,可以说他的部队的军饷,是目前大汉最高的。同样是卖命,何不选个出价高的呢?所以刘备的军队,凝聚力向来比较强,虽然很多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另外,刘备也渐渐着手开始培养这枝军队中的荣誉感。他的部队,战死或伤残的士兵,除了优厚的抚恤后,家中还可以免除终身或几人的田赋。服役十年以上的士兵,退役后有一笔丰厚的赏金,而且服役期间,家中可免一人田赋,退役后,自己终身免赋,还可以见县令以下的各级官员不拜。就这样,刘备通过各种手段,把士兵们与他牢牢的捆绑了在一起。
与典韦等人聊了一阵后,刘备满意的走了。手下这三员大将,身体状况正是当打之年,还有不久的时间,皇帝刘宏就要驾鹤西归了。他不能不做好准备。到时,能捞多少好处就算多少好处吧。
那几个今年扯旗造反的,也没落什么好下场。先是荆州剌史****斩了赵慈,然后又是武陵太守以利诱之,平定了蛮兵叛乱。只有鲜卑人,麻烦一点。
鲜卑,在东汉末年,地盘就是内蒙古和外蒙古,再加上俄罗斯的一部分。东起外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山脉一带。这片广袤的土地,汉武时曾有卫青霍去病等绝世名将攻至龙城,狼居胥山,祈连山一带,不过那个时候,是属于匈奴的土地,匈奴分裂后,要么内附,要么就是西迁。主力彻底消失在这片草原上,而鲜卑人趁势而起,与乌桓人一起,成为了草原霸主,继续给大汉帝国不停的制造着麻烦。
冬天出来抢掠,这是鲜卑人经常干的事儿。幽并所处边地,地形平坦,自然挡不住异族的马蹄,那所谓的长城,在铁了心想侵略的外族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摆设。
幽并官员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鲜卑骑兵呼啸而至,烧杀抢掠之后又满载而去。大汉骑兵很少,而且大多都是内附外族的骑兵,比如北军中的骑兵,便大多都是由乌桓人组成。所以,大汉官员也只能坚壁清野,据城坚守,至于太远的村庄,他们也无能为力。如果他们冒险出击的话,大汉步兵也只能跟在骑兵后面吃灰而已。虽然大汉步兵天下无双,但鲜卑人是不可能停下来与汉军打对攻战的。
;就在刘备都在忍不住想是不是提前暴露实力,给鲜卑人一个教训的时候,鲜卑人却是又呼啸着退却到长城以北了。这一年,总算可以平静的渡过了。
卢雪在甘倩产下刘丽一个月后,顺利生下一名男婴。刘备自然是顺从历史潮流,替自己的次子取名为刘禅。刘备喜添贵子,大宴群臣,府中又是一阵好忙。就在不经意见,中平三年(西元186年)悄然而过。
中平四年,荥阳盗贼横起,杀官烧府,皇帝派河南尹何苗率军平叛,打了个把月,何苗看来还是有点本事,平定了叛乱,于是皇帝便把自己小舅子提升为车骑将军。
西凉在今年却是乱成了一锅粥。先是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是分赃不均或者是什么原因。西凉叛军内哄,韩遂一怒之下暴起发难,杀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然后尽收其众,拥兵十余万,围攻陇西,陇西郡太守见叛军来势汹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降了韩遂,好汉不吃眼前亏么。陇西已经无限接近司隶校尉部了,中间就隔了个汉阳郡。这下陇西一失,凉州剌史大惊。于是凉州剌史耿鄙率大军进讨,行至汉阳,汉阳太守上言,道叛军多是边兵,战斗力很高啊,如今您带大军去征讨,他们肯定万众一心来抵抗。这样形式不妙啊。而且您又是新上任不久,部队也对您不怎么了解。以新合之众击锋锐之军,万一有什么变故,可就遭了。不若您先罢兵,内修政治,外备武事。叛军一群乌合之众,争权夺利不断,到时他们内哄一起,您再率兵出征,大功手到擒来啊!
不得不说这是金玉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