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青州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青州兵 (第2/3页)

的去收拾,那还不得累死啊?

    在刘备想来,等幽州事情搞定的时候,最好大汉已经呈现只有几家独大的情况了。到时他再瞅准时机出手,定然是可以迅速摆平。他可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莫名的自信的。看看现在的大汉,包括北军在内,有多少骑兵?再看看他刘备,现在手里有多少骑兵?刘备现在兵不过五万(不算典韦在代郡自己招的兵),手下骑兵就将近六千,这可是成建制的六千装备了后世先进马鞍马蹬的骑兵,而且,后备骑兵也正在源源不断的培养中。

    这可费了刘备不少心血,刘备的想法就是,以后和外族硬撼,就靠骑兵了,他不想采取守势,他想以攻对攻。对于外族,你只有把他打怕了,他才会服你,这时你送一颗糖上去,效果会好得出奇。

    刘备这是打算采取后世某国家的一手大棒一手糖果的政策了。在他看来,公孙瓒太硬,刘虞太软,单一种政策来处理草原民族,都不能收到太好的效果。公孙瓒是把草原人打怕了,但也只会仇恨越来越深,最后无法化解,只能一直打下去。刘备可没有准备把大汉儿朗的性命去填那个无底洞。刘虞则太软,不想动用武力,只想着怀柔手段,那么就是外族虽然暂时归附,但却也不会把你当那么一回事。降了再叛,叛了再降的事情屡屡发生。当年丘力居本来已经内附,后来又跟着张纯一起造反,就是这么一回事。草原人向来以武力为尊,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在刘备看来,草原民族未曾教化,不懂中华礼仪,什么忠孝仁智勇,在外族看来,就是狗屁。协议啊契约啊,都是可以撕毁的。所以,不听话的,坚决就要打,打得他怕了,还要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听话的,就要赏,要拉拢分化。然后再派士子长期驻守,教以中原礼仪道德,习汉俗,说汉语,一二代下来,他们就成了纯粹的汉族人。

    只是现在幽州人口基数少,刘备一直想大规模招兵,却又担心伤了根本,因为人口虽然暴增,但许多却是新纳的流民,还没有正式安定下来呢,自然也无法向他们纳税征役。刘备要用兵的地方太多了,除了平时镇守地方的,现在眼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始打公孙度。可是,他也没有办法,人少了,这是个长久问题,他不能撒豆成兵,也一时间解决不了。

    只不过,刘备烦恼的事情,袁绍替他解决了。刘备自北海救了孔融,俘虏了大部黄巾流寇,沿途有黄巾闻讯,居然纷纷来降。刘备自然一一笑纳。此时离张角起事已有数年,当年一心想谋夺天下的黄巾军已经烟消云散,现在的黄巾,只能说是只有黄巾之名,无黄巾之实了。现在的黄巾,除了当年余孽,大多都是最近几年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的农民,在想不开的情况之下,一怒上山落草为寇,只是既然造反了,索性就弄个名声响点的,于是张角就成了最好的盗版,一时间,各地黄巾又是星星点点,大有死灰复燃之势。

    刘备一路,接纳了无数黄巾流民,他们都是“绿林好汉”,自然有相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