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刘备的民族政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六章 刘备的民族政策 (第2/3页)

卑大姓。

    鲜卑人,因为是由各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组成,没有正式统一严格的机构,所以内部也乱得很,有时候归附于汉王朝,有时候则内部相互攻伐,反正是乱得很。直到汉桓帝时,鲜卑出了一个大人物,叫檀石槐的。这人很能打,又聪明,短短时间内,带领鲜卑人连败丁零,夫余,乌孙等部,尽占匈奴故土,打下了一片大大的领土,然后又在弹汗山建王庭,时时对大汉骚扰不停,汉桓帝与灵帝都派兵打过,只不过,互有胜负,没有怎么赢过。汉桓帝当时要封檀石槐为王,并与他和亲,檀石槐很牛,不但拒绝了,反而对汉朝边疆骚扰得更凶。

    好在这人,已经在前几年挂掉了,不然现在的刘备将更头疼。檀石槐一死,他的几个儿子与其他贵族争权,鲜卑内斗,所以,檀石槐生前建立起来的大鲜卑军事联盟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各部各自为政,互相攻伐,不时演出一幕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血腥场景。

    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乌桓首领丘力居现在已经死了,侄子蹋顿即位为首领。这人是个能人,三下五除二,迅速剿平了内部不同声音,有反对的,都送他们去见自己的叔父丘力居了。

    统一乌桓后,蹋顿又觉得,现在部落要发展,要生存,再到草原上去,是不行的了。原因无他,他们乌桓人少,又大多内附了,大草原上如今已经是鲜卑人的天下,再去塞外草原,就只有二个下场,一个就是死,一个就是成为鲜卑人的奴隶。

    蹋顿这二样都不想要,想来想去,还是和汉朝搞好关系最划得来。无他,汉人只要自己部落听话,按规矩办事,他们是不会干涉自己部落内部事务的,那么,自己就在乌桓族里当一个土皇帝,何乐而不为?而如果成为了鲜卑人的奴隶,或者侥幸在草原上活下来了,那以后,冬季,或者天灾了,怎么过?还不是一样要打进长城,来抢汉人,现在幽州的刘备这么厉害,这一二年,鲜卑人来抢掠的,都是死伤惨重,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而自己部落,则仍然可以与护乌桓校尉友好的交换自己部落所缺的物品。难道自己脑袋傻了,要去跟着鲜卑人混?

    要说,刘备的打一巴掌给颗甜枣政策还真起了作用。最起码,乌桓人就被他哄得乖乖的了。一直没有闹什么事。当然,主要是刘备的一系列收买人心的动作,把直来直去的乌桓人给感动了。

    首先,征发乌桓人当兵时,军饷按实给发,并且汉兵拿多少,他们一样也拿多少,有战功时,一经核实,立马奖赏。这就保证了一个“公”字。有句话怎么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说,不怕你分得少,就怕你分得不均匀。

    以前的乌桓人,不但被经常征兵不说,而且在待遇上面,比汉兵也是差一个等级,升迁,奖赏,都比汉兵要差,这让自认武勇不亚汉人的他们如何服气?所以,那年征三千乌桓骑兵讨西凉的时候,丘力居便率了族人一哄而散,反而投了渔阳张纯张举,造反去了。

    如今刘备来了,他对乌桓人,在全幽州境内,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