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天下大同(上) (第2/3页)
残就是被收编。全国各地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一些老兵不停的倒在了战场上,而补充起来的,又多是一些流民,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就直接拉上了战场,这样的最多就是充当下炮灰,完全是以人数来填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面活下来的,才算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兵,可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平城还好,此地处于边郡,平日里官兵的训练倒是一直没停过,也在鲜卑入寇的时候,积累了一些血火经验,按说,平城官兵的战斗力应该还是不弱的。只是,平城穷苦,这些年又没有人管,自从天子没了消息,王横等官员的俸禄都领不到,更别说官兵了。自古以来,养兵都是一个大消耗,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军士只怕马上哗变。人家把命都卖你了,你却连饭都不给吃,哪有这种事情?是以,古代因为饷银钱粮等原因而哗变的军队不计其数。
还好平城官兵都是本地子弟,而平城人对鲜卑人的恨,那是深入骨子里的,当兵入伍守卫平城,保护家小,是平城青壮们最大的心愿。那饷银啊什么的,倒不是太在乎了。就这样,王横也是靠着自己历年的积蓄和平城各大户人家的捐献苦苦支撑到现在,而平城兵士,仍然许多是面黄肌瘦,一个个营养不良。王横平日里也无比担心,万一哪天鲜卑大部队一来,这平城,搞不好就守不住了。这几年,他强撑着,也撑得心力交瘁。好吧,刘备来了,带着他争霸天下的雄心和几近无敌的军队来了。既然平城自己守不住,那么,就交给刘备吧,好歹,大家都是汉人,相信在对付外族的态度上,刘备应该是和自己,和天下汉人,都是一致的吧?
酒足饭饱之后,王横一抹嘴,向刘备道:“左将军,我等是时候签署协议了!”刘备本来还想和王横聊几句,谁想他这么直接,当下一愣,便笑道:“好,克定心急,那刘备便不推托了,来呀,上笔墨!”
片刻,刘备便提笔,写就一篇盟约,王横正自奇怪,为何刘备亲自动笔,而不让帐中书吏代笔,刘备却已经写好,正自呼唤自己过去过目。
王横走至案前,只见那篇竹简上,笔走龙蛇的一篇文字:“先帝盛年而中道崩殂,尔来五年矣。十常侍弄权,两宫昏暗,大将军进处置未明,以致洛京大乱,天下风雨飘摇。西凉恶贼董卓,趁此朝堂不稳之际,不思报先帝简拨之厚恩,扶助新帝,稳定天下,反挟西凉兵马,坐抬身价。在外不受朝廷号令,入京则纵兵为恶,抢掠平民;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夜宿龙宫,欺凌新君,废帝立帝,擅杀大臣。。。。。。种种恶行,罄竹难书,王莽亦为羞也!天下仁人义士誓欲得董贼而诛之!
先贤曰: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况刘备乃天家嫡脉,汉室宗亲乎?备深受皇恩,得先帝赏识之明,亲任涿令,而后归幽州刘伯安使君驱使,扫平黄巾,薄有微功。先帝不吝爵位,多翻抚勉,而备亦雄心勃勃,欲建不世功业以助明主而重振大汉雄威。奈何噩耗突传,备震惊之余,只得终日以泪洗面,恨不能以身相替陛下也!
董卓乱起,刘备心忧幼帝,不得不振衣而起,发檄文相召天下诸侯,兴兵而讨凶顽。后得诸侯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