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8章 有若蝗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8章 有若蝗虫 (第3/3页)

能这样吃白米饭,还有这种肥油油的肉食,个个都是吃得满嘴油腻,心满意足。

    第二道土墙靠北侧,一人多高的土墙在前挡着,钱三娘与李如婉的坐骑在墙后安静吃着料,二女则合用一张小几,坐在马扎上大口用着午餐。

    此时二人仍戴着灰毡,身上披着二十多斤重的简易镶铁棉甲,黑色的斗篷拖在地上,阳光下,李如婉抓着一块马肉,好肥的一块,她却是欢喜,放在嘴中撕咬,吃得满手满嘴的油。

    她含糊不清道:“好,好吃,一点没有马肉那种味,这大师傅可以去开饭馆了。”

    她又看了四周一阵,说道:“啧啧,兄弟们都有肉吃……好象进了庄,就没断过肉……啧啧,我也做过寨主,知道要供应兄弟们的饭食,真是太难了,杨相公不知怎么办到的。”

    钱三娘不由往城楼那边看了一眼,长长的睫毛就忽闪,她低声道:“杨相公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肯定有法子的。”

    她无意识往饭桶那边瞟了一眼,轻呼道:“啊呀,米饭快光了,我们再去装两碗。”

    她三口两口将碗中饭吃完,黑色的翻毛软筒马靴急踏着地,端着碗,就往那边去。

    李如婉慌忙跟去,二人食量都甚大,就算这样的大海碗,没五六碗是吃不饱的。

    ……

    未时初,流寇大部汇集西门外二里,排兵布阵。

    除作为辅兵的部分厮养留营,还有到处巡弋,呼啸奔腾的骁骑精骑,余者饥民,步卒,部分马队厮养都汇集一处,旌旗猎猎,马蹄隆隆,号锣震天,只往西门方向滚滚而来。

    从圩墙上看出去,他们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潮人海,这一里多的墙面处,任何一个位置看去,前方都是如林的刀矛,密密麻麻的旌旗,场面慑人之极。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那流寇的人海战术不是随便说说。

    冷兵器时代,阵列也展得非常宽,一般人占地二步,马四步,一里的长度,未展开搏战阵形,亦不过站五百人,展开阵列搏战,最多站二三百人。

    此时流寇汇集出来的人,至少一万多人,加上他们到处奔腾的马队,那绵延面就更广了。

    流寇列阵逼来,虽步声不齐肃,阵形不森严,但人潮涌动,刀矛如林,仍给人以极大的压迫力。

    此时杨河等人已经下了城楼,到了圩墙上,对手是流贼大部,肯定携带火炮,又要开始进攻了,再待在楼上,他们火炮打来,恐怕会连人带楼都被埋塌在下面。

    杨河从一处垛口的土垒空隙看着外间,心下叹息,果然是职业流窜土匪,这种摆出的阵列威势就是不可小看。

    特别他们常年累月打仗,士卒都是死人堆中淘汰出来的幸运者,有战斗技能,有心理承受能力,并非自己以前打过的焦山匪,铜山匪等寻常匪贼。

    便是前些时间伏击,若不是铳炮犀利,加上矛盾阵优越,恐怕面对面打仗,自己还不一定打得过他们。

    进入这两年,他们战斗力更有了质的变化,多少重臣名将,埋葬在他们人海中,战斗力不是随便说说。

    洪承畴就曾说过:“先时贼避兵逃窜,今则迎兵对敌,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则剿杀之难也。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

    他们又人多,马队多,相比自己区区几十骑,他们……

    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火炮,杨河就看他们阵列前方,推出了不少火炮。

    杨河数了数,竟有八十门之多,虽然都是佛郎机小炮,但也让他吸了一口冷气。

    他这边只有五门。

    好在事先作了大量的布置,特别墙下防炮防铳的土墙,圩墙上大量的麻袋土筐,亦可以防炮,让他心神一安。

    看流贼仍然列阵逼近,浩浩荡荡人潮,如蝗虫似的涌来。

    城外旷野大地,就是人头,人马踏过,杂草都不见了。

    便若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也可以想象,他们若攻进睢宁城,什么也不会留下。

    他看向身旁的知县高岐凤等人,看他们神情都非常凝重,甚至县丞刘遵和、主簿郑时新二人,脸色越来越苍白,流贼这势头太让人心惊了,他们吓到了。

    周明远神情郑重之极,从一个了望孔处极力张望,墙后许多队兵社兵,亦是气息沉重。

    只有韩大侠,陈仇敖,张松涛等人会镇定些。

    杨河看着外间,他深深吐了口气,心想:“来吧。”

    他相信,自己可以渡过这一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