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无所不用其极 (第2/3页)
为什么这么急切的想要获得航空器材的进出口经营资质,但大家还是不解:这和你要说的有什么关系?
好在刘军也清楚现在不是卖关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卖关子就太遭人记恨了,接着给大家解释道:“对咱们中航技来说,他们这点小钱根本就不看在眼里,无非就是不能开了这个先例、开了这个口子,对不对?
既然这样,那咱们直接去找他陈耕,咱们明确的告诉他,他可以成立一家公司挂靠在咱们中航技的名下,他们怎么折腾,咱们都不管,咱们不往他们公司里面安排人,也不要他们的挂靠费,唯有一点:对外的时候,他们必须说他们所有的进出口都是通过咱们中航技走的……”
对啊!
不等陈宏说完,大家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还有人心里颇有些忿忿:这么简单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
就像是陈宏说的那样,润华实业的航空器材类产品有什么?无非是以莱特“飓风9”R—1800为原型的活塞—5发动机而已,最多最多,再加上他们刚刚获得的那架A—1“天空袭击者”攻击机上的那台莱特“飓风18”R—3350发动机,也就这样了。
作为两台活塞式发动机,不管是活塞—5还是莱特“飓风18”R—3350,全球一年的需求量有100台整机就算是顶了天了,最多再加上一些零配件,撑死了不过三五百万美元的市场份额——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可国际市场哪里是这么容易开拓的?说不定他们润华实业一年也卖不出去三五台发动机,一年的销售额才几十万美元,既然这样,就算把所有的海外销售利润都归了他们润华实业又能如何?
就像陈宏说的那样,这点小钱还真不被中航技看在眼里,但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名义上润华实业的航空器材的进出口业务还是归了中航技总公司,口子没有被打开,中航技总公司依旧在航空器材进出口方面保持着自己的垄断地位。大家越想,就越觉得这实在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办法,唯一的问题,就是……
“办法是个好办法,也有很高的可行性,不过怎么才能说服陈耕?”刘军眯着眼睛向陈宏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太难解决,咱们可以直接找陈耕的靠山:军队,谈这件事。”
“哦?”刘军扬了扬眉毛,很有些不解:军队是陈耕和润华实业最大的靠山,一直以来都是润华实业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他陈宏想要用什么手段来鼓动他们“反目”?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陈宏笑的有些高深莫测:“第一个办法,咱们去找陈耕,说明咱们的诚意,告诉他,只要他同意,咱们就想办法停掉波兰的Asz-62IR发动机的进口,今后国内运—5运输机的市场都是他们润华实业的;第二个办法,咱们去找空军和海航的同志,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支持咱们,咱们就不再从波兰进口发动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