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这盛世,必然如您所愿 (第2/3页)
995年数据通信业务有了较快发展,净增分组交换用户l9995户,全网分组交换用户数达28495户,比上年增长235.2%。
中国电信通信能力明显增加。1995年,净增长话业务电路17.8万路,总数达86.5万路,比上年增长26%,其中省际长话业务电路净增2.3万路,达到7.6万路;净增长途自动交换机130.5万路端,比上年增长59.3%;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净增2222万门,比上年增长45.5%;国际及港澳电话电路净增4713条,达到2.87万条,增长l9.7%;新建直达电路的国家和地区有7个,建立直达电路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达57个(68个通信公司)。
电信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国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到84%,局用电话交换机程控化比重达到98.6%。实现县以上长途传输数字化、电话交换程控化的省(区、市)达到20个。电信网已经完成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过渡,基本实现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全国及各省(区、市)的数字同步网、No.7信令网、电信管理网逐步建立,大部分省(区、市)开始建设2.5Gb/s高速大容量的光缆系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及ATM宽带交换系统正在网上试验。
1995年,新建的京沈哈、京承阜白齐、京汉广、西兰乌、乌伊、济青等6条干线光缆工程相继开通试运行或竣工投产;汉渝、京呼银兰、杭福贵成等光缆干线已全线连通;京太西、宁杭光缆进入全程调测。“八五”计划安排的光缆干线已全部完成。原定在“九五”期间建设的京九广、北沿江(上海一武汉)、北沿海(大连一上海)等光缆干线也相继提前开工。全国光缆总长度达10万皮长公里,其中省际干线光缆3.5万皮长公里,基本建成除拉萨外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光缆干线网。沪宁、京沪565Mb/s、护杭、宁汉SDH622Mb/s光缆以及津沈、京宁、宁沪、成渝、烟大数字微波扩容改造工程相继竣工投产。
1995年新建武汉、福州、兰州、南宁四座卫星地球站,并对广州、上海、沈阳等13座卫星地球站进行了扩容。截止1995年底,全国开通省会级卫星地球站21个,提供电路7500条。
中国自1989年开始参加国际光缆的建设和投资,1993年底建成了中国一日本海底光缆系统;中国一韩国海底光缆于1996年2月9日正式开通;亚欧光缆完成了乌鲁木齐至伊宁的光缆工程建设,一些国家已购买了横穿我国的电路,环球光缆(FLAG)和南亚光缆正在抓紧筹建。
应急机动通信作为电信公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多年来,在抢险救灾、国家的重大活动等应急通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现有北京、湖北、上海、沈阳、四川、西安、广东等七个机动通信局,应急通信已经初具规模。机动通信局装备了车载C频段、KU频段地球站,海事卫星A、M、B型岸站,集装箱式1000、2000、4000线程控交换机,一点多址微波、便携式数字微波,450兆、900兆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各省、市、自治区电信部门装备了24路特高频、100瓦单边带短波通信机及配套电源设备。这些设备既能单独使用、又能联合组网,既能构成一个地区性的通信网、又能实现几个地区间的通信,还能方便地接入当地公用网,进行国际、国内通信,提供电报、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电视转播等各种业务。“九五”期间,电信应急通信将与公用网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建成以KU频段VSAT网为骨干、以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